壹、前言
台灣經濟以外貿為主,電子產業產值居各產業之冠,半導體產業產值又居電子業之冠,目前台灣半導體類股佔台灣集中交易市場總市值三成以上,半導體類股成為觀察台股強弱的重要指標。
1958年第一顆IC的生產是半導體產業的革命性突破,1965年4月 INTEL名譽董事長Gordon發表著名的摩爾定律,由長期走勢來看半導體產值呈高度成長走勢,由過去數十年的歷史資料統計,每年平均成長率17%。這也是許多新興地區都想進軍半導體產業的原因,包括現在的中國大陸正全力投入半導體產業。然而半導體產業並不是穩定成長而是呈現大好大壞的格局,這也可從費城半導體指數的走勢可觀察的到,半導體產業獲利好壞兩極化,景氣衰退時常造成公司巨幅虧損,使的股價波動激烈,而且股價領先景氣反應,更使的投資操作難度甚高,通常投資人在景氣最好股價最高時買進股票,在景氣最差股價最低時殺出持股而損失慘重。相對的若在景氣谷底股價相對低檔時買進,等到景氣復甦時所獲得的報酬將極為豐厚,這也是半導體股票吸引人的地方。
半導體產業為一國際性產業,景氣榮枯由全球供需狀況決定,所以對半導體產業景氣的判斷必須要針對全球去研究,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費城半導體指數也成為全球半導體景氣的表徵,這幾年電子產業主導台股指數漲跌,台灣加權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呈現高度的連動性。
費城半導體指數於1993年12月1日設立,期初值為200點,1995年7月費城半導體指數做1對2分割(1 to 2 split),費城半導體指數的計算是採取「股價算術平均」的方式,和台股採取「市值加權平均」的方式不同,所以INTEL漲一美元對費城半導體指數的影響和Altera、Rambus漲一美元是一樣的。
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為美國16家具代表性的半導體公司,包括設備廠商、晶片製造廠商及IC設計公司,這16家公司名稱如下,INTEL、AMD(超微)、Xilinx(智霖)、Altera、Lattice Semiconductor、Micron、TI(德儀)、MOTOLORA、LSI Logics(巨積)、National Semiconductor(國家半導體)、Rambus、Applied Materials、KLA-Tencor(科磊)、Novellus(諾發)、Teradyne、Linear Technology。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和CNNfn半導體類股指數比較顯然較少,但費城證券交易所具有多種與指數相關的金融商品,提供投資者進行套利避險的操作,相當受到投資人的重視。
貳、費城半導體指數走勢圖
費城半導體指數月線圖
費城半導體指數日線圖
我們把1995年1分2的分割權值還原,1994年底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盤指數141點,一年上漲幅度40%。1995年半導體產業成長41%,1995年底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盤指數201點,上漲幅度42%。1996年半導體產業產值衰退8.6%,當年指數一度跌到155點,但年底收盤指數240點仍有20%的漲幅。1997年半導體產值成長4%,但下半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當年收盤指數263點漲幅只有9.7%。1998年第三季需求突然消失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度跌到190點,第四季半導體景氣開始復甦,費城半導體指數急漲到350點,當年漲幅33%。1999年半導體景氣持續上升,當年底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盤指數大漲到704點,年度漲幅91%。2000年上半年半導體景氣持續擴張,2000年3月費城半導體指數創下1362點的歷史高點,但下半年景氣反轉,年底收盤時指數跌到576點,成為費城半導體指數成立以來首度年度收盤指數下跌。
參、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簡介
公司名稱 |
公司簡介 |
INTEL |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其微處理器及快閃記憶體市佔率全球排名第一,晶片組產品這兩年則面臨威盛的強力挑戰。 |
AMD |
全球第二大微處理器及快閃記憶體供應商,其K7處理器Athlon效能表現優異,帶給INTEL強力威脅,並使AMD市佔率節節高升,迫使INTEEL強力推出P4處理器力保王座,AMD在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第18。 |
Xilinx |
全球最大PLD/FPGA供應商,產品交由聯電代工。 |
Altera |
全球第二大PLD/FPGA 供應商,產品交由台積電代工,Altera和Xilinx一直在PLD/FPGA領域爭雄,PLD/FPGA廣泛運用在通訊設備產品,台積電和聯電在製程技術的支援對其推出新產品的時程相當重要。 |
Lattice |
全球第三大PLD/FPGA供應商 |
Micron |
全球第三大DRAM廠,其製程技術領先全球,為美國僅存最大的 DRAM供應商。 |
TI |
全球最大DSP與類比 IC供應商,全球半導體排名第四大。 |
MOTOROLA |
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廠,第二大手機製造廠。 |
LSI Logic |
全球ASIC第四大廠,主要生產通訊晶片,包括RF、網路、寬頻及STB產品。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
系統單晶片(SOC)及IA領導廠商,全球半導體排名第20大。 |
Rambus |
記憶體IP大廠擁有RAMBUS架構專利。 |
Applied-Materials |
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商 |
KLA-Tencor |
全球最大半導體檢測設備廠商 |
Teradyne |
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 |
Novellus |
沉積生產設備大廠 |
Linear Technology |
線性IC專業生產廠商 |
肆、台灣半導體產業現況
費城半導體指數成份股包括設備廠商、晶片製造廠商及IC設計公司三個族群,台灣的半導體公司以晶片製造及IC設計公司為主,半導體設備95%都仰賴進口,是未來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可努力的方向之一。
在晶片製造方面可區分為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及DRAM公司,DRAM產品屬於標準規格,受景氣影響最大,同時包括韓、台、日、美廠商都積極投入競爭激烈,產能鬆的時間遠超過產能緊的時間,也就是賠錢的時期比賺錢的時期更長,而目前PC每年超過一億台的出貨量已是很大的數字,未來PC要持續高成長相當不易,同時每台PC配備DRAM的容量也很難以之前每年約50%的成長,DRAM產業目前正面臨相當大的困境。晶圓代工產業由台灣首創並成功發展,在2000年之前一直是高成長及高獲利的產業,在1996、1997全球半導體不景氣時依然繳出亮麗的成績,2001年半導體產業巨幅衰退,同時台積電及聯電產能規模已大,已無法避開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的劫難,但晶圓代工產業客戶遍及資訊、通訊及消費性電子三大領域,製程技術已達國際一流水準,景氣復甦時仍將恢復高獲利的水準,但由於產能規模已大,成長力道將減緩,若過份擴充產能受景氣循環之苦將更大。若以代工產業和DRAM產業來比較,DRAM是虧三年賺一年,晶圓代工則是賺三年小虧一年,晶圓代工產業長期投資價值當然遠勝於DRAM產業。依聯電的評估未來兩年8吋廠產能將持續寬鬆,但景氣疲軟將使IDM廠對興建12吋廠採取較保守態度,但製程演進將使的IDM廠對晶圓代工的12吋廠產能需求強烈,這也是晶圓代工業者期待IDM廠釋放產能委外代工時機的到臨,中國大陸未來兩年將是未來對8吋晶圓廠產能需求成長最快的地區,聯電打算將8吋廠三分之一產能的設備出售,很有可能是出售到中國大陸並以資產作價方式轉投資中國大陸晶圓廠,以搶佔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商機,台積電亦在經發會時宣佈佈局大陸時機已至,很有可能將現有的部分8吋廠遷廠到大陸,晶圓代工雙雄未來除了在台灣競逐12吋廠0.13微米製程技術的先機,更將戰場拉到中國大陸。
封裝產業是半導體產業中相對附加價值較低的,同時較注重規模經濟及成本競爭,台灣最早進入半導體產業的領域即是封裝產業,相對的在目前會最早到大陸的半導體產業也是封裝產業,為了降低成本強化競爭力,並加強全球佈局,封裝產業赴大陸投資是必然的趨勢。
IC設計業是半導體產業附加價值最高的一環,台灣IC設計業近年來表現突出,產值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晶圓代工產業就近提供完善的服務是台灣IC設計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IC設計公司提供豐厚的紅利及員工配股吸引優秀的人材投入亦是重要的原因,由於IC設計公司獲利表現優異,在資本市場集資容易使的台灣IC設計公司更加壯大,2001年半導體景氣大幅衰退,檢視台灣IC設計公司的獲利表現已算難能可貴,聯發科技獲利連續四年超過一個股本,威盛配股6元後EPS仍達6元,瑞昱配股5元之後EPS仍達5元,凌陽連續五年每年配股4元以上每年EPS仍達4元以上,這些公司在不景氣中不但沒有虧損仍保持一定的獲利水準,顯示公司競爭力具國際水準,在這波不景氣中股價大幅修正其實正是長期投資切入的時機,IC設計業符合知識經濟創新導向,未來仍是台灣最閃亮的明星產業。
伍、費城半導體指數未來走勢研判
2001年半導體景氣急速衰退,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可能是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之最,2001年四月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到453點,自2000年三月1362點計算下跌幅度達66%,原本預期半導體景氣下半年將復甦,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度反彈到710點,近半年來指數在500點至700點間激烈震盪,美國911事件發生,預期第四季景氣將復甦的希望落空,費城半導體指數直接摜破500點支撐,更一舉跌破400點,連帶使的台灣半導體廠商股價全面崩跌,911事件短期衝擊難以避免,但應不至於影響半導體產業長期的發展趨勢,目前半導體公司股價已是在相對低檔,投資人的恐懼心理將使股價進一步超跌,反而創造長期投資的絕佳買點,半導體產業技術持續演進,隨著技術技術演進新的應用產品及應用領域持續增加,同時新興地區的開發將使的對半導體需求的增加,由於產業特性使的景氣循環難以避免,但長期仍將維持成長趨勢,或許PC產業已自萌芽期、起飛期進入成熟期,手機產業短期也面臨規格的瓶景,然而網際網路、數位影音多媒體、生物基因晶片、汽車導航系統等等新的應用仍會持續不斷的開發出來,半導體將持續深入人類家庭及生活,2000年絕對不是半導體產業的最高峰,2001年半導體產業衰退幅度雖大,相對的也拉大了可成長的空間,半導體將會是再度充滿活力始終年輕的產業。
(本文摘自富邦證券--十月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