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論:
- 新藥研發所需耗費成本約達5億美元,從先期研發到藥物通過上市許可,所需時間達12-15年之久,為能縮短新藥開發所需時程,整合多樣生命科學相關資訊,包括生物資訊學,蛋白質體工程,生物晶片等相關微陣列技術,即所謂先導藥物研發產業。
- 歐美相關企業股價於2000年3月達到高點後,投資人熱情減退,回歸財務營收基本面,目前,上市相關企業僅有14家獲利,整體產業前景不明朗,波動與競爭劇烈,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幅向下修正至今,著名之Celera Genomics股價由276美元一路下滑,現今僅在8美元附近徘徊。
- 由於持續的市場環境低迷與資金流通減少,除了部分順利轉行或自有資金充足的公司外,我們預測在短期內,相關公司營收狀況難有大幅改善的可能,業內的廝殺狀況將依舊激烈,人力縮編與結束營業的消息也將持續出籠。
- 在缺乏大型新藥開發公司與之聯盟的現況,加上資本市場趨向保守短線操作的態勢,高資本與高人力投入的先導藥物開發研發產業,在台灣發展的遠景仍舊渾沌,欲跨足全球市場更是困難重重。
前 言:
依美國藥物研究與生產協會(PhRMA)統計,新藥研發所需耗費成本約達5億美元,從先期研發到藥物通過上市許可,所需時間達12-15年之久。為能縮短新藥開發所需時程,加快上市腳步,以達成減少成本並提高研發效能,整合多樣生命科學相關資訊,包括生物資訊學,蛋白質體工程,生物晶片等相關微陣列技術,號稱能為藥物開發流程帶來全新的革命。先導藥物開發公司在2000年,人類基因體計劃草稿公佈後,相關歐美上市公司股價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最為著名的生物資訊公司,Celera,股價達到276美元一股的高價水準。然而,在缺乏明確獲利機制,加上市場熱潮逐漸消退,基因資訊提供,蛋白質體研究,生物晶片等業務為營運主體之生命科學從業公司,由於缺乏明確的獲利成長機制,前景不明,股價受到無情的打擊。Celera的股價在撰文當日僅達8.75美元,在兩年內,股價下修達97%。歐洲著名之基因資訊整合公司Lion Bioscience AG.在2000年年中上市時,股價曾達到108美元的高點,現在則僅在3塊美元附近徘徊。為求公司持續發展與健全的獲利機制,相關公司紛紛調整業務機制,進行大規模產業整合與重組。以Celera為例,公司與生命科學實驗儀器大廠,Applied Biosystems合併,成立Applera,以AB持續的儀器銷售為營收基礎,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期能更貼近藥物開發市場,真正轉換資訊為可販售之實體商品。市場才是決定公司存在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歐美相關企業亟思轉型之時,國內相關投資與研究方針是否有檢討之必要,值得我們省思。
新藥開發接力賽:
新藥開發是生命科學產業與研究的最大主軸。以美國為例,在整個Healthcare產業一兆六千九百七十二億美元的市值中,大型製藥公司(Major Drugs)與生技製藥公司(Biotechnology & Drugs)的市值佔了一兆三千七百九十一億美元,達到81.28%。製藥產業市值之高,比例之重,反映了新藥開發的成長性與重要性。新藥開發的流程與價值梯度,大致可以下圖作為代表:
圖一,生技產業價值梯度圖
資料來源:生技投資的億萬商機-時報文化出版社
學界研發之創新工具與技術引領新資訊的獲得,先導藥物開發產業結合多樣資訊以快速分析新藥標的,遴選適當標的物,並進行動物試驗。在確認了標的物之一定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後,在美國,向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試驗中新藥(IND),隨後經過共計三期的人體臨床試驗,公司彙集實驗資訊,申請新藥上市(NDA),待得FDA通過,該藥獲得上市許可,即可在市場上販賣。在2000年人類基因體計劃完成後,大量基因與疾病資訊爆炸性出現,有意義的資訊整合可加速標的物質的篩選作業,縮短新藥開發時程。
圖二,新藥所需開發時程圖
資料來源:美國藥物研究與生產協會(PhRMA),寶來證券繪製
美國藥物研究與生產協會2001年統計,90年代,一個新藥的開發,由研發開始到獲得上市許可,平均需要14.2年的時間,人體試驗的研發時間更高達6.1年。如此,若能加速藥物開發前端之標的物質時程,結合基因與疾病整合資訊,加上自動化機具,進行快速而大量的進行標的物質的篩選,縮短開發時程,如此,加快新藥上市腳步,為公司獲得更高利潤。
圖三,新藥開發成本與日俱增(單位,百萬美金)
資料來源:美國藥物研究與生產協會(PhRMA),寶來證券繪製
整合了基因定序資訊,蛋白質體應用,與生物晶片等能快速進行大量試驗的工具,先導藥物開發產業儼然成為新藥不可或缺的要角。
多樣化工具與資訊之整合:
先導藥物開發公司主要的營運模式是藉由開發新工具,以加速並增加尋找有效藥物分子的成功率。整體而言,能快速進行大量目標物質特性探討之技術為縮短先導藥物開發時程的主要關鍵。以技術別分野,先導藥物開發主要結合了四項主要技術:
- 基因定序資料解讀技術的生物資訊技術
- 能大量自動化進行物質特性釐清的生物晶片產業技術
- 研究基因轉錄之功能性蛋白質特性之蛋白質體學
- 快速進行基因剔除,製造實驗模式動物(animal model)等技術
預估經濟效益驚人,持續的獲利機制未明:
依R&Directions雜誌於2002年7/8月號的”Good Leads Good Medicine”一文所估計,藉著應用先導藥物開發技術,新藥開發的時程可縮短2年,並節約近3億美金的研發經費,如此,新藥研發可節省35%的研發成本,並加快上市時間達15%。因此,製藥公司想要持續保持其新藥開發的競爭力,必須以效率為考量,應用先導藥物研發技術於新藥開發的計劃中。然而,新藥開發是個持續10-15年的長期競賽,先導藥物開發技術在新藥開發中的實際效應目前仍欠缺確實的評估報告,無法明確指出整合了生物資訊學,生物晶片與蛋白質體分析技術的先導藥物開發工程,有其應用上的利基。
表一,先導藥物研發預計帶來之經濟效益
|
目前統計 |
先導藥物技術應用 |
預計可節省成本 |
開發時間(年) |
14.2 |
12 |
15% |
研發費用(百萬美金) |
$802 |
$500 |
35% |
資料來源:BUSINESS BRIEFING: PHARMATECH 2002,寶來證券製表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資本支出龐大且持續,歐美的先導藥物技術研發類型公司,大部分仍處於虧損的狀態。儘管人類基因體定序計劃完成代表了生命科學上的重大突破,基因的資訊並不等同於新藥開發成功。缺乏明確的獲利機制,將龐大的基因體資訊轉化為可獲利之新藥研製工程是這類公司面臨到的共同問題。
目前歐美相關公開發行公司約有83家,2001會計年度,公司營運取得獲利的,僅達14家,這14家公司中還包括了以販賣基因體定序儀器為營業主軸,本身並不直接參與先導藥物技術開發的大型儀器製造商,Applied Biosystems Groups,與全球最大的實驗動物生產公司,Charles River Lab.。
表二,2001年會計年度已獲淨利之歐美相關上市公司簡表
公司名稱(股票代碼) |
2001年營收(千元) |
2001年淨利(千元) |
每股盈餘 |
一年來股價範圍 |
2002/9/17股價 |
Applera |
1,644,126 |
27,234 |
0.96 |
n.a. |
n.a. |
Applied Biosystems Group(ABI) |
1,619,495 |
212,391 |
0.96 |
13.00 -40.42 |
18.97 |
Charles River Lab.(CRL) |
465,630 |
35,407 |
0.92 |
26.77-41.35 |
38.48 |
Albany Molecular Research Inc.(AMRI) |
98,487 |
34,394 |
1.01 |
17.63-30.03 |
19.16 |
Bruker Daltonics Inc.(BDAL) |
92,691 |
3,637 |
0.07 |
2.95-26.00 |
4.57 |
Symyx Technologies Inc.(SMMX) |
60,020 |
6,338 |
0.20 |
7.50-27.20 |
10.43 |
Tripos Inc.(TRPS) |
49,083 |
5,880 |
0.62 |
5.18-34.19 |
6.73 |
Biosource International Inc.(BIOI) |
35,175 |
741 |
0.07 |
4.68-8.47 |
5.99 |
Caliper Technology Co.(CALP) |
29,588 |
3,823 |
0.15 |
3.64-18.69 |
4.489 |
Lark Technology (LDNA.OB) |
6,040 |
38 |
0.01 |
0.67-2.05 |
1.15 |
*Tecan Group Ltd. (Frankfurt:TECZn.F) |
214,236 |
26,696 |
2.04 |
20.60-77.0 |
27.00 |
*Cerep SA (Paris:CERF.LN) |
24,768 |
2,146 |
0.19 |
11.0-20.3 |
11.05 |
◎Genetix GROUP (London:GTX.L) |
17,878 |
2,132 |
2.66 |
32.0-75.5 |
40.5 |
◎BioFocus Plc. (London:BIO.L) |
15,660 |
2,908 |
10.01 |
155.0-340.0 |
192.5 |
資料來源:R&Directions Jul/Aug edition,Yahoo Finance,寶來證券整理
*表示該公司以歐元為計算單位,◎表示該公司以英鎊為計算單位,未特別標名者計算單位為美元。
嚴酷的經營環境:
2002/7/8,Genomeweb.com發佈的新聞顯示,以基因體解析工具與服務為營運業務之企業,自2000年春季以來,持續進行大幅度的人力縮編作業。總計相關企業在2001年至今,一共裁減了1500名人力。著名的案例如下:
- Celera Genomics在2002年6月,裁撤了132名進行DNA定序,資料庫管理與分析支援員工。
- Invitrogen於2001年11月裁撤175名員工,並於2002年4月,關閉位於美國Alabama,Huntsville之製造中心。
- Incyte於2001年11月,辭退了400名員工。
- Lion Biosciences兩年內裁撤了25名人力。
- Orchid Biosciences於2001年1月至今,裁減90名員工。
- 曾經名肇一時的DoubleTwist,在2001年3月裁減了60名人力後,業務仍舊無法順利擴展,於2002年3月結束公司營運。
歐美相關上市企業之股價下修幅度驚人,加上投資人信心不足,企業集資困難,在市場氣氛不佳的狀況下,再再加劇先導藥物研發企業經營的困難。
合併,聯盟,開發新藥:
先導藥物開發公司主要提供標的新藥分子篩選技術,除了強大的基因資訊解析外,具有大量自動化快速生化反應應用能力的生物晶片與蛋白質體分析能力皆為必要條件。早期相關企業為搶佔商機,設備與技術等資本支出持續擴張,導致公司營收增加,然,稅後淨損失也同步擴張的結果。目前持續經營的先導藥物研發企業,一則與儀器製造商合併,以儀器製造商持續的營收挹注作為持續經營的動力,如Celera Genomics與Applied Biosystems Group合併,成為大型企業集團。另一方面,以企業本身研發能力作為後盾,或與大型生技公司或製藥廠商聯盟,戮力進行新藥開發,期望以末端商品為營收爆發性來源,如Lexicon Genetics、Arena。
大部分的先導藥物研發公司仍定義商務範疇為『資訊與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尋思如何加速有效資訊的發掘,以加快新藥開發流程。由於持續的市場環境低迷與資金流通減少,除了部分順利轉型或自有資金充足的公司外,我們預測在短期內,相關公司營收狀況難有大幅改善的可能,業內的廝殺狀況將依舊激烈,人力縮編與結束營業的消息也將持續出籠。
台灣相關業者:
我國生技產業尚處萌芽階段,缺乏上中下游可資整合的完整產業鏈,研發型生技公司數目不若歐美廠家,提供新藥開發平台技術的生物晶片產業,生物資訊分析公司,與蛋白質體解析技術產業之業務區塊相當侷限,主要仍以『學術研究市場』為業務發展領域。部分生物晶片公司則拓展業務領域,朝向特定市場檢驗晶片開發,如「晶宇生技」開發出的腸病毒檢驗晶片,「看見基因」憑藉即時(real time)定量PCR技術,期待進軍醫療檢測市場。集資順利的「太景生技」,與美國Arena公司合作開發新藥篩選,似有初期成果呈現。然而,台灣的學術研究市場畢竟有限,在缺乏大型新藥開發公司與之聯盟的現況,加上資本市場趨向保守短線操作的態勢,高資本與高人力投入的先導藥物開發研發產業,在台灣發展的遠景仍舊渾沌,欲跨足全球市場更是困難重重。
表三,台灣地區相關業者簡表
公司名稱 |
業務範疇 |
資本額(億台幣) |
核心技術 |
太景生技 |
先導藥物研發篩選 |
16 |
G-Protein couple receptor持續活化技術 |
先進基因 |
新藥開發晶片,蛋白質藥物與小分子藥物 |
3.59 |
新藥篩選晶片(HerboChip,HerboLink)
新藥開發與蛋白質藥物量產技術 |
看見基因 |
核酸檢驗試劑與儀器 |
0.54 |
即時定量PCR |
華星生技 |
基因治療與生物製技 |
1.2 |
樹狀細胞體與幹細胞操作
癌症檢驗與疫苗開發
專一性抗體吸附裝置 |
微晶生技 |
生物晶片開發
新藥研發 |
1.3 |
生物資訊學與微陣列生物晶片開發整合 |
數位基因 |
Peptide合成
生物晶片週邊產品與儀器 |
0.64 |
基因體與蛋白質體分析技術 |
晶宇生技 |
生物晶片開發 |
3.0 |
生物晶片整合開發技術 |
台灣基因 |
新藥研發
生物晶片代工
基因體資訊服務 |
1.33 |
臨床基因體學 |
資料來源:生技投資的億萬商機-時報文化出版社,經濟部商業司,各公司網站,寶來證券整理
2002年7月號的『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其中一篇文章以詼諧的口吻表示,在評估是否要投資基因體相關產業前,需做好三項自我規劃:
- 繳清信用卡刷卡金額—降低資產負債
- 增加儲蓄—以為財務不時之需之準備
- 及早投資退休後的生活準備—以防工作不保
在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的美國尚有此疑慮與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台灣的生命科學研發基礎與投資人短線熱炒的心態來看,我們仍需持續深思台灣發展相關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