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相機廠商的機會及發展
人氣(0)
2002/04/30 00:00
(寶來證券 提供)
全球數位相機大廠生產的主力目前均集中於高像素、高階的機種,因此中、低階機種委外代工的訂單為台灣廠商最大的商機,以台灣生產成本的優勢,以及逐步進步的技術,除了有機會代工低階機種之外,亦有能力承接中階以上機種的代工,我國廠商在百萬像素與兩百萬像素接單比例將持續提高,但廠商對於關鍵零組件的掌握度仍低,加上競爭者眾多,出貨量仍小,成本無法大幅降低,因此毛利率並不高,業者唯有透過購併或策略聯盟來強化技術,或擴大產能與海外設廠來降低成本,以爭取國際大廠的OEM/ODM訂單。
數位相機的技術涵蓋了光、機、電三方面,光學機構為數位相機最難以及最核心的部分,例如高級變焦鏡頭、相機的機構設計都需要多年的累積經驗及技術,因此我們仍看好傳統相機廠商在數位相機的發展機會,承接日本及美國廠商代工訂單的機會較高,因此我們建議的投資標的為普立爾(70元以下買進,目標價82元)、未上市新虹科技2002年可轉虧為盈,獲利大躍進,為不錯的投資標的,另外華晶科技擁有數位相機系統設計、及晶片組設計能力的廠商,在數位相機設計能力及成本控制上具優勢,亦可最為投資的選擇。
台灣數位相機廠商在全球的地位
一、台灣數位相機廠商的全球的佔有率
圖一 台灣數位相機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
資料來源:MIC 2001/12 寶來證券繪圖
由圖一可看出近幾年台灣數位相機的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約在40%~42%,未來若台灣廠商能突破高階相機的技術,爭取到日本大廠的訂單,出貨量的成長的空間仍大。在產值方面(圖二),由於台灣廠商仍著重於中低階相機的出貨,因此台灣數位相機產值佔全球產值並不高,仍未達20%,不過我們可發現2002年台灣數位相機產值的成長率為45.1%,高於台灣數位相機出貨量的成長率(36.9%),顯示台灣廠商出貨的畫素已逐步往上提昇,因此預估未來產值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圖二 台灣數位相機產值佔全球產值的比重
資料來源:MIC 2001/12 寶來證券繪圖
二、台灣數位相機廠商出貨逐漸往百萬畫素以上移動
圖三 台灣廠商數位相機出貨的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MIC 2001/12
2001年台灣數位相機出貨比例雖然仍以100萬畫素以下的機種佔的比重較高(圖三),但是到2001年第4季,百萬像素以下機種所佔的比例已經逐步降低,2001年第4季100~200萬畫素的比重則由2001年第1季的23.4%提昇至34.1%,200萬畫素以上的出貨比重亦由第1季的7.7%提昇至14.2%。
三、過度仰賴美國市場
圖四 全球各市場數位相機的產品結構
資料來源:MIC 2001/12
由於美國市場的消費者對於數位相機價格的敏感度較高,因此由圖四可看出其產品結構有8成集中在200萬畫素以下的產品,與日本消費者著重於影像品質,而產品結構有8成以上集中於200萬畫素恰恰相反,而台灣多數數位相機廠商在高畫素相機的生產能力尚待加強,因此台灣廠商出貨亦大多集中於200萬畫素以下的產品,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整體產品結構上,台灣廠商較符合美國市場的需求,台灣廠商出貨至美國的比率高達67.2%(圖五),遠高於美國數位相機市場占全球市場的比重(40%),因此西歐市場及日本市場為我國廠商可以努力的方向。
圖五 台灣數位相機產業的銷售區域
資料來源:MIC 2002/12
台灣廠商的宿命-關鍵零組件仍掌控在日商手中
數位相機所使用的關鍵零組件,包含影像感測器(CCD或COMS)、鏡頭、LCD顯示幕、晶片組、快閃記憶卡,台灣在CCD影像感測器、變焦鏡頭、快閃記憶卡的供應方面,必須依賴海外廠商,無法掌握自主權。CCD的供應商以日系廠商為主,主要掌握在Panasonic、Sony、Sanyo、Sharp、Toshiba等廠商手中,其中SONY即佔了50%。而在光學鏡頭方面,以目前國內的光學鏡頭工業來說,無論是傳統相機使用的固定鏡頭或低階數位相機所使用的固定鏡頭,在技術上或生產上都沒問題,但在中高階數位相機所使用的變焦鏡頭目前仍需依賴國外供應。
日本廠商於大陸設廠對台灣的影響
數位相機市場高度集中於少數品牌,前3大廠商Sony、Olympus及Fujifilm即擁有市場51.9%,近來Sony、Olympus及Fujifilm紛紛進入大陸設置數位相機生產線,不過日本大廠於大陸設應為全球的佈局,目前計畫的生產量並不大,Sony於2001年12月於大陸設廠,不過每個月僅有1萬台的產量來看,數量仍小,Olympus在大陸計劃每月3萬台的產能,相較於Olympus全球每月近30多萬的產能,大陸廠明顯與其全球佈局並不吻合。Fujifilm估計每月有45萬的產能,不過目前蘇州廠只生產兩個機種(A101與A201),我們認為日商到大陸設廠已行之有年,但若論到成本控制及管理,仍不及台商擁有優勢,一旦台廠在300萬畫素以上產品,品質技術達到日商要求,日廠仍會釋出訂單。
台灣廠商的商機仍來自於代工的機會
一、台灣的優勢來自於代工的業務
對台灣廠商而言,在數位相機的品質要超越日本廠商不是短期內可達到,日本廠商不僅在產品上性能優異,而且掌握市場特性及關鍵零組件,台灣廠商很難與其競爭,因此台灣廠商所持的優勢,在於長期累積的代工經驗,我國廠商目前在數位相機的代工業務提供相當完整的服務,包含產品設計、量產製造、產品包裝,甚至到售後服務,由圖六可看出,台灣廠商代工的比例高達9成,但是目前代工廠商太多,現有市場相對下太小,在競爭激烈下,廠商不易有合理的利潤,因此目前數位相機廠商的毛利率並不高,小於15%,有些廠商毛利率甚至不到10%,數位相機有明顯獲利貢獻的僅侷限在幾家廠商。
圖六 台灣廠商數位相機代工比重
資料來源:MIC 2001/12
二、日本市場仍難切入
圖七 日本消費市場
資料來源:MIC 2001/12
日本市場消費者相當重視數位相機的影像品質,由圖七可看出,2001年日本市場消費的產品有63%集中於200萬畫素以上,目前台灣廠商在技術上未達日商要求,尚未接獲來自日本一線廠如SONY、Olympus、Fujifilm等廠300萬畫素以上訂單,台灣廠商目前接到一線廠釋出訂單的機率較小,目前僅限於為二線廠代工,如日商美樂達(Minolta)、柯尼卡、卡西歐(CASIO)等,近期柯尼卡即下單給英業達4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訂單,雖然僅為OEM的訂單,但若台灣廠商在品質達到要求,未來仍有機會取得日本廠商一線大廠的訂單。
三、美國IT廠商的代工訂單已有斬獲
圖八 美國消費市場各廠商市佔率
資料來源:MIC 2001/12
在北美市場,台灣廠商相較於其他市場有進一步的斬獲,如普立爾及華晶(交給亞光代工)已獲得佔北美市場第4名的HP(佔全球第5名)訂單、華晶(交給亞光代工)亦接到柯達的訂單。
何者可殺出重圍
在國內廠商的策略聯盟下,目前國內數位相機廠商大致可分成三個陣營,如圖九,(1)傳統相機廠商普立爾所形成的陣營,如普立爾(光學零組件與大立、今國合作)(2)光學鏡片廠商亞光與華晶科技、台灣佳能、智碁合作(3)掃描器廠商全友、鴻友、致伸,由於掃描器與數位相機同屬電腦週邊輸入裝置,技術作用原理頗為相似,加上掃描器產業景氣每況愈下,為了尋求轉機,包括全友、致伸(合併拓漢)與鴻友等業者也爭相跨入數位相機代工業務,不過數位相機的技術涵蓋了光、機、電三方面,光學機構為數位相機最難、最核心的部分,例如高級變焦鏡頭、相機的機構設計都需要多年的累積經驗及技術,因此掃描器廠商在數位相機的發展上相較於傳統相機廠商及光學鏡片廠商較不具優勢,但是可留意掃描器廠商在其他產品的發展,如鴻友的DVD撥放機及致伸的LCOS投影機。
圖九 國內數位相機廠商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預估
一、傳統相機在光學機構的設計上較具優勢
傳統相機廠商在數位相機的製造上較具優勢,主要原因是傳統相機廠商在相機領域已有多年的經驗,不管在研發能力、相機設計、光學機構、量產能力都有經驗的累積,加上對相機通路掌握程度較高,促銷亦較容易,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如以目前國際大廠市佔率來看,除了新力(SONY)之外,奧林帕斯(Olympus)、富士通(Fujifilm)、柯達(Kodak)、佳能(CANON)都是原來在傳統相機佔有一席之地的廠商。
國內目前傳統相機廠商有普立爾、新普光學(轉投資設立新虹科技生產數位相機)等,普立爾為全球第一大傳統相機廠商,結合國內光學廠商如大立及今國提供其光學鏡片及鏡頭,本身亦與日本廠商成立鏡片廠,新普光學為傳統相機廠商,其投資設立了新虹科技,在高階數位相機的出貨上領先國內廠商。
二、光學鏡片廠商掌握了零組件的優勢
目前國內光學鏡片廠商切入數位相機製造的有亞光,亞光的優勢在於光學鏡片的製造能力,在光學鏡片上,有多家日本相機廠商如Canon、Nikon等皆為亞光的客戶(表一),在傳統相機上,亞光亦有生產,數量不大,客戶為Nikon、Ricoh、Canon,在數位相機方面,先前數位相機的訂單皆由華晶接單之後,委由亞光代工,因此華晶在2002年設立生產線後,是否將數位相機的訂單交給亞光值得後續觀察,目前亞光亦積極拓展新的客戶,先後與佳能及智基策略聯盟,擴大其客戶的來源。
表一
產品 |
客戶 |
傳統相機及數位相機光學元件 |
Canon、Nikon、Minolta、Olympus、Topcon、Sony、Ricoh、NEC、Panasonic |
傳統相機 |
Nikon、Ricoh、Canon |
數位相機 |
HP、Kodak |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預估
三、掃描器廠商期待轉型的機會
由於掃描器與數位相機同屬電腦週邊輸入裝置,技術作用原理頗為相似,加上掃描器產業景氣每況愈下,為了尋求轉機,包括全友、致伸(合併拓漢)與鴻友等掃瞄器業者也爭相跨入數位相機代工業。
以全友、鴻友、致伸來看,全友目前大多集中於35萬畫素的產品,毛利率不高,2002年雖有轉機的題材,但是在股價上已反映。鴻友2002年的重點並不是數位相機,第1季獲利0.7元是來自於DVD-PLAYER的貢獻。致伸合併傳統相機廠拓漢後,在數位相機的推出有較大的進展,於2001年中推出230萬畫素機種,並獲得美樂達(Minolta)代工訂單,預計300萬畫素機種最快可望於2002年第3季推出,但我們認為可留意其LCOS投影機的發展,目前LCOS投影機與JVC合作,目前單月出貨為3,000台。掃描器業者在數位相機發展較不具優勢,因此投資人可留意這三家公司其他產品的發展。
表二 掃描器廠商數位相機營運策略
2002年 |
2305全友 |
2361鴻友 |
2336致伸 |
數位相機的策略 |
以35萬畫素為主,5月將推出100萬~130萬畫素的低階DSC |
35萬畫素以代工為主,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則將以自有品牌銷售 |
合併傳統相機廠拓漢後,於2001年中推出230萬畫素機種,並獲得美樂達(Minolta)代工訂單,預計300萬畫素機種最快可望於2002年第3季推出。 |
數位相機佔營收比重 |
營收達8億~12億元,佔營收比重達10%~15%,出貨量為100萬台。 |
目前單月出貨量仍不高 |
數位相機的出貨量估計約150~160萬台,較去年的100萬台成長 5成 |
預估第1季獲利 |
EPS為0.06 |
EPS為0.71元 |
EPS為0.15元 |
預估2002年營收及獲利 |
2002年營收為82.46億元,EPS為0.5元 |
集團營收為100億元,EPS有3元的實力。 |
預估營收為117.48億元,EPS為1元 |
後續觀察事項 |
|
1.DVD播放機權利金是否繳交
2.DVD播放機出貨量 |
1.LCOS出貨狀況是否提昇
2.數位相機出貨量 |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彙整
四、投資建議的標的
數位相機的技術涵蓋了光、機、電三方面,光學機構為數位相機最難以及最核心的部分,例如高級變焦鏡頭、相機的機構設計都需要多年的累積經驗及技術,因此我們仍看好傳統相機廠商未來在數位相機的發展機會,承接日本及美國廠商代工的機會較高,因此我們建議的投資標的為普立爾、未上市新虹科技2002年可轉虧為盈,獲利大躍進,為不錯的投資標的,另外華晶科技擁有數位相機系統設計、及晶片組設計能力的廠商,在成本控制上亦具優勢,亦為可選擇的投資標的。
1、2394普立爾-2002年第2季營收將大幅成長
(1).第2季將進入旺季,單月營收可望創歷史新高
第1季營收為24.61億元,稅後EPS為0.6元,預估4月份營收為12.5億元,較3月份的10.5億元成長2成,第2季將進入旺季,營收將較第1及成長3成,單月份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第3季為全年營收最高的1季。
(2).2002年數位相機的出貨量將倍數成長
2001年數位相機出貨量為65.5萬台,營收為35億元,佔營收比重約3成,2002年公司預估數位相機出貨量至少成長1倍,達130萬台以上,佔營收比重為5成,毛利率維持2001年的水準,為11%,第1季數位相機的出貨量為30萬台,研究員預估全年數位相機的出貨量為160萬台,佔營收比重為49.5%。
(3).2002年數位相機200萬畫素以上的產品佔7成
2001年數位相機出貨量集中於100萬畫素以下(含100萬畫素),共佔出貨比重達6成,200萬畫素以上的比重達4成,預估2002年200萬畫素以上的產品佔出貨比重達7成,100萬畫素、200萬畫素、300萬畫素、400萬畫素佔出貨比重分別為3成、4成、2成、1成(圖十)。
圖十 普立爾數位相機產品組合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
(4).研究員預估2002年營收為174.31億元,EPS為4.13元
研究員預估傳統相機維持2001年的出貨水準,1,100萬台,數位相機出貨量為160萬台,2002年營收為174.31億元,EPS為4.13元,投資建議為70元以下買進,目標價82元。
表三 損益表 單位:仟元
|
1Q(F) |
2Q(F) |
3Q(F) |
4Q(F) |
2002(F) |
營業收入 |
2,461,288 |
4,031,990 |
5,738,071 |
5,200,000 |
17,431,349 |
營業毛利 |
270,742 |
475,775 |
713,816 |
634,400 |
2,094,733 |
營業費用 |
123,064 |
193,536 |
258,213 |
234,000 |
808,813 |
營業利益 |
147,677 |
282,239 |
455,603 |
400,400 |
1,285,919 |
業外收支 |
110,000 |
150,000 |
150,000 |
100,000 |
510,000 |
稅前淨利 |
257,677 |
432,239 |
605,603 |
500,400 |
1,795,919 |
EPS(元) |
0.70 |
1.17 |
1.64 |
1.35 |
4.86 |
稅後淨利 |
219,026 |
367,403 |
514,762 |
425,340 |
1,526,532 |
EPS(元) |
0.59 |
0.99 |
1.39 |
1.15 |
4.13 |
股本 |
3,694,000 |
3,694,000 |
3,694,000 |
3,694,000 |
3,694,000 |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預估
2.新虹-2002年獲利大躍進
表四 損益表 單位:仟元
項 目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營業收入 |
4,207 |
348,637 |
1,200,000 |
6,000,000 |
營業毛利 |
-4,693 |
-105,497 |
120,000 |
840,000 |
營業費用 |
37,767 |
70,405 |
138000 |
480,000 |
營業利益 |
-42,460 |
-175,902 |
-18,000 |
360,000 |
業外收支 |
-55,663 |
1,472 |
-3,000 |
-3000 |
稅前淨利 |
-98,123 |
-174,430 |
-21,000 |
357,000 |
稅後淨利 |
-98,163 |
-154,247 |
-21,000 |
357,000 |
EPS (元) |
-5.45 |
-4.81 |
-0.42 |
7.14 |
股本 |
320,000 |
400,000 |
500,000 |
500,000 |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預估
-
新虹成立於1997年,為傳統相機廠商新普光學所成立,目前新普持股比例為20%以上,主要法人包括普訊創投、台灣工銀、中環和中租等,目前股本5億元。
-
2000年新虹即承接了日本大廠MINOLTA的230萬畫素,3倍光學變焦鏡頭ODM訂單,在2000年10月底出貨3000台,爾後每月出貨增加至1萬~1萬2千台,訂單於2001年3月中生產結束,共出貨5萬8千台。由於與MINOLTA的ODM業務關係,奠定了新虹的基礎,雖然2001年仍然虧損0.2億元,稅後EPS為-0.4元,但是相較於2000年虧損1.54億元,EPS為-4.81元,虧損已大幅減少。
-
新虹訂單皆為ODM,產品集中於300萬畫素以上、變焦式的產品,月產能為15萬台,2002年已經接獲全球前五大數位相機廠商以及韓系大廠訂單,共計60萬台,歐系廠商訂單有40萬台,總訂單量為100萬台,
-
2002年第1季營收6.4億元,稅前盈餘超過0.5億元,預估EPS為1.01元,公司預估2002年營收可達60億元,較去年12億元大幅成長4倍,稅前獲利為3.18億元, EPS為6.36元,研究員預估稅後EPS有7.14元以上的實力。
3.華晶-擁有晶片設計能力的廠商
表五 損益表 單位:仟元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F) |
營業收入 |
290,987 |
2,410,656 |
3,838,000 |
6,000,000 |
營業毛利 |
-50,222 |
155,378 |
451,464 |
780,000 |
營業費用 |
67,207 |
88,606 |
107,464 |
168,000 |
營業損益 |
-117,429 |
66,772 |
344,000 |
612,000 |
營業損益率 |
-40.36% |
2.77% |
8.96% |
10.20% |
業外收支 |
12,293 |
68,236 |
68000 |
70000 |
稅前損益 |
-115,956 |
83,062 |
412,000 |
682,000 |
稅後淨利 |
-115,960 |
83,062 |
404,000 |
593,340 |
EPS(元) |
-3.28 |
1.42 |
5.47 |
8.04 |
股本 |
400,000 |
738,000 |
738,000 |
738,000 |
資料來源:寶來證券研發部預估
-
華晶科技資本額為7.38億元,為國內唯一同時擁有數位相機系統設計、及晶片組設計能力的廠商,由於廠房有限,先前數位相機是由華晶接單,再委由亞光組裝的模式,目前華晶位在大陸昆山的廠房開始小量投產,下半年將開始量產下半年,目前昆山廠規劃有8條生產線,單月產能可達20萬台。
-
2001年數位相機總出貨量達100萬台,出貨大多為百萬畫素以上的固焦式相機,2002年公司出貨目標將倍增至200萬台,以200萬~300萬畫素機種為主,客戶為HP及柯達各約100萬台的訂單,將於4月份開始出貨。
-
2001年稅後淨利為4.04億元,以目前股本7.38億元,每股EPS為5.48元,2002年前2月每股稅前已逾1元,研究員預估2002年營收為60億元, EPS為8.04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