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環泥結束中國水泥市場,固守台灣本業,近年轉投資六和機械每年穩定貢獻獲利,推動環保綠色建材新哲學,新產品電子感壓元件創造新藍海。
IBTSIC預估環泥2010年合併營收35.57億,稅後淨利為16.21億,YoY +133.80%,稅後EPS為2.68元,2011年稅後EPS為2.08元。對環泥投資建議為買進PBR=1.3(以2010年底淨值23.16元為計算基礎)。
營運分析
環泥公司基本介紹:
環泥營運事業體主要分為水泥、混凝土、建材以及電子事業群四大產品事業體。水泥事業群營收比重,水泥製品58.28%、水泥21.90%、石膏板19.83%,環泥主要向台泥購入熟料生產,目前阿蓮水泥廠年產能為80萬噸/年,主要銷售市場在台南及高雄地區。
混凝土事業部共有六座,其中四座直營預拌混凝土場及另外二座轉投資預拌混凝土廠,未來在預拌混凝土佈局方面,09/2010在高雄縣新增預拌混凝土一廠,未來可能在屏東再新增一廠,同時將彰化廠區租回;國內重大工程方面,未來仍有高雄及台南鐵路地下化、屏東鐵路高架化、台南86號公路延伸段及成大校社等需求陸續開出,4Q10為台灣工程高峰期,再加上凡那比颱風重創南台灣,預計2011年混凝土需求將大幅成長。

處份中國環泥資產貢獻3Q10獲利成長:
因中國水泥市場低價競爭,環泥決定退出中國水泥市場,以最近三年轉投資中國水泥事業分別虧損:2007年美金-2,471元;2008年美金-6,334元;2009年美金-2,682元,結束年年虧損轉投資事業,有助環泥更有效率資金運用。
環泥同意出售惠州廠給華潤水泥,預估處份中國資產約8.1億港幣,華潤水泥將分3期支付款項,前二期支付金額分別為1.62億和5.67億港幣,可望挹注2010年獲利,第三期為0.81億港幣,獲利將在2011年實現。未來環泥將著重台灣混凝土本業,持續擴增混凝土廠,目標年出貨量由目前的120~150萬立方米,增加至180~200萬立方米。

轉投資壓力感測電子產品,並自創UneoTM品牌:
環泥因本業預拌混凝土市佔穩固,但缺乏高度成長性,近年來轉投資電子相關產品, 1/19/2010已由工研院取得壓力感測電子產品,並成立電子事業部,正式跨足高科技領域。同時將此技術命名為UneoTM,壓力感測技術因超薄性觸覺及準確性高,獲得2010年華爾街創新大獎半導體類第二名,該產品已申請多國專利,公司組成研究團隊,將產品廣泛使用於各類智慧型電子商品,目前已與和碩合作開發行季箱重量感測,未來可以廣泛運用在,手機、PC、遊戲、保健醫療等產品。
預計台北縣中和新廠將可在11/2010量產,二條生產線設計產能為100萬片/每月,目前在手訂單約為3000~10000片,主要運用在家用電子為主,預估每片單價約為2.5~3.5美元,產品毛利將可達四成左右,該產品在美國超過二十億美元市場,同業競爭者包含Tekscam及Interlink,產品售價均高於UneoTM,未來產品在追求輕簿及可撓曲特性下,該產品將被廣泛使用。

轉投資六和機械,為獲利金雞母:
目前環泥轉投資六和機械,六和機械在中國為東風、北京現代及長春等OEM代工獲利穩定,主要產品以輪圈、內鈑金及鑄件為主。以中國汽車市場規模觀察,08/2010中國受高溫假影響銷售略有下滑,汽車銷售132萬輛,YoY +6.52%,09/2010汽車銷售155.67萬輛(MoM+17.73%、YoY+16.89%),累計前九月汽車銷售,創下歷史新高,預計10/2010仍為車市旺季,加上購車優惠期將至,有助於進一步推升汽車銷售。環泥持股六和機械約29.86%股權,採權益法評價,轉投資獲利每半年認列一次,2009年認列獲利7.8億元,1H10已認列4.4億元,YoY +73.34%,IBTSIC預計2010年可貢獻獲利約8.1億元,成為環泥業外獲利金雞母。


投資建議:
IBTSIC預估環泥2010年合併營收35.57億,稅後淨利為16.21億,YoY +133.80%,稅後EPS為2.68元。2011年若本業持平情況下,感測電子產品,預估貢獻營收約10億台幣,以毛利率35%~45%計算,每股EPS貢獻0.58元,六和機械預估貢獻每股1.5元,稅後EPS為2.08元,對環泥投資建議為買進PBR=1.3(以2011年底淨值24.26元為計算基礎)。


投資評等說明
評等 |
隱含報酬率空間 |
強力買進 |
> 50% |
買進 |
30%~50% |
區間操作 |
預期股價波動區間 < 30% |
觀望 |
- 建議降低持股
- 近期股價將呈持平走勢
- 無法由基本面給予合理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