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vaccine),是用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製成的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的生物製劑。
疫苗接種的主要目的是使身體能夠製造自然的物質,用以提升生物體對病原的辨認和防禦功能,有時類似的病原體會引起同一類病原的免疫反應,所以原則上一種疫苗是針對一種疾病,或相似度極高的病原體。
依疫苗的種類可分為兩大類:
1. 傳統疫苗:傳統疫苗又可分成去活性疫苗、活體減毒疫苗及類毒素疫苗 3 大類。
(1)去活性疫苗:是透過熱或化學藥劑,把致病微生物結構破壞或把它殺死所形成的,但因部分結構仍完整,可誘起免疫反應達到免疫治療的目的,如流感、霍亂、腺鼠疫、A型肝炎等的疫苗。但這類致病微生物毒性較低、時效短,無法引起免疫系統完整的反應,有時必須追加施打。
(2)活體減毒疫苗:是利用培養技術製造出的減低毒性活體微生物的品種。由於免疫反應主要偵測的是病菌本身外部的構造,因此減去毒性物質或微生物代謝產物仍可有效產生施打疫苗者的免疫力,例如黃熱病、麻疹、腮腺炎等疫苗。
(3)類毒素疫苗:某些微生物本身無害,但其產生、釋放的毒素是疾病的根源,科學家便把這類毒素改造或破壞以形成類毒素疫苗。這類疫苗具免疫反應所需的基本誘發功能,卻不傷害接種者,例如破傷風和白喉疫苗。
2.基因疫苗:是針對目標細胞,藉由改造過的病毒或細菌感染,以插入基因或調節基因表現的手法,引起免疫系統的活化。若這些細胞因此在表面呈現異於接種者本身的物質,將會被免疫系統辨識而受到攻擊。儘管這項技術仍在試驗中,卻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癌症、遺傳疾病的重要療法。
研究發現,基因疫苗可以引發高效價的抗體反應,同時伴隨細胞性免疫反應,包括輔助T細胞和殺手T細胞。在人體內殺手T細胞利用其細胞表面受器,專司負責發現並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同時對癌細胞的治療也有顯著的效果。因此如何引發具專一性的殺手T細胞,一直是預防和治療性癌症疫苗研發的重點。而用傳統的死毒疫苗或重組蛋白疫苗免疫,通常無法獲得有效的殺手T細胞反應。
重要預防性疫苗發展:
1879年-抗霍亂疫苗
1881年-抗炭疽疫苗
1882年-抗狂犬病疫苗
1890年-抗破傷風、白喉疫苗
1896年-抗傷寒熱疫苗(typhoid fever)
1897年-抗鼠疫疫苗
1921年-抗結核病疫苗(卡介苗)
1926年-抗百日咳疫苗
1927年-抗結核疫苗
1932年-抗黃熱病疫苗
1937年-抗傷寒(typhus)疫苗
1945年-抗流行性感冒疫苗
1952年-抗小兒麻痺疫苗
1954年-抗日本腦炎疫苗
1957年-抗腺病毒疫苗
1962年-抗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1964年-抗德國麻疹疫苗(Rubella)
1967年-抗腮腺炎疫苗(Mumps)
1970年-抗玫瑰疹疫苗(roséole)
1974年-抗水痘疫苗
1977年-抗肺炎疫苗(肺炎雙球菌)
1978年-抗腦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
1981年-抗B型肝炎疫苗
1985年-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1992年-抗A型肝炎疫苗
1998年-抗萊姆病、輪狀病毒疫苗
2006年-抗子宮頸癌(乳突病毒)疫苗
2009年-中國宣布成功研發出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