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就勢論勢-當沖示警新制8月底上路!一文看懂,當沖降稅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
(2021/08/23)
•作 者:財訊

根據《財訊》報導,2017年上路的當沖降稅,確實帶動了台股熱度,但當多檔個股明顯被當沖客掌握籌碼,當沖引發的台股利弊,也值得政府和投資人通盤檢視。

文/涂憶君

《財訊》報導指出,近期台股漲多震盪,又因主管機關出手降溫當沖,台股成交量驟減,指數失守萬七。雖然當沖占比仍維持在4成之上,但因盤勢膠著,最近一週平均每日當沖買進金額較今年日均額減少6%,連帶影響大盤最近一週日均量降至3613億元,低於今年的日均量4380億元,人氣逐漸渙散。甚至因為市場擔憂證券經紀業務受挫,累及元大金短短一週慘跌近8%。

《財訊》分析,但是事件還沒完,一則是8月27日,針對當沖過度個股的警示措施即將實施,當沖大戶還在調整策略的觀望期;一則是年底即將到期的當沖降稅政策是否延期,財政部的態度搖擺不定。結果未明前,代表投機的當沖與偏重投資的法人,誰都不想輕舉妄動,台股的量能短期內恐怕仍會維持低溫。

當沖是手段 投資投機共存

過去1年是台股最美好的時代,當沖的盛行推波助瀾,將成交量推高到6000億元以上,也帶動今年前7月證交稅衝上1708億元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超過1倍,形成當沖帶動稅收、台股動能、券商獲利三贏的局面。但是當沖占比動不動高達7、8成的貨櫃三雄開始暴跌後,市場出現一旦籌碼被當沖客掌控、風險便完全脫離了掌控的聲浪,當沖對股市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開始有了極端的分歧想法。

其實,《財訊》報導指出,投資和投機客同時在資本市場生存,結構才會更健全。過去當沖客大舉前進股市之前,窒息的交易量常讓台股陷於大區間的盤整,當沖降稅確實創造台股榮景、也吸引更多投資人進場,財政部未來的稅收應可更為穩定。但長期投資者卻也開始抱怨公平性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對所有投資人一視同仁降稅?另外,如何遏止當沖風氣過盛導致違約交割頻繁發生?兩大疑問成了市場關心的焦點。

金管會在2018年稅式報告中提出先對當沖客降稅的解答。據統計,2015年至2017年整體股票市場的平均報酬率是8.94%,可以當作長投者的投報率,但當沖的短進短出投報率僅為0.14%,獲利能力明顯有別,繳稅能力不盡相同,降稅才能讓不斷提供流動性的當沖客有進場的利基。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接受《財訊》採訪時則提到,台灣每筆3/1000的證交稅比起周遭國家或亞洲4小龍,確實是高的,是否該全面調降,可以交由政府和全民共同思考。但過去在制定當沖降稅優惠時,因為制度的改變不能過於躁進,所以最終決定讓頻繁的交易者能有比較優惠的稅制。

本文由財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