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就勢論勢-被中方遣送回台人數創高峰 台灣社會新難題 老病台流愈來愈多 海基會忙著接人球
(2021/04/09)
•作 者:財訊

根據最新一期《財訊》雙週刊報導,台商西進30年,撐起兩岸經濟的成功故事被廣為流傳;但失敗而流浪在中國的台商愈來愈多,台灣社會也開始面臨這些人的安養問題。

文/郭瓊俐

兩岸關係嚴峻,國防部統計去年中國軍機騷擾我國西南空域超過380架次。事實上,根據《財訊》報導,兩岸不僅存在軍事衝突問題,高齡貧病、滯留中國的「台流」,這幾年被遣送回台的人數也創新高;家屬和台流斷絕往來多年後不願照顧,最後由各縣市社會局安置在安養機構,形成台灣社會另一個負擔。

根據海基會統計,2010年至2015年期間,每年台流回台人數約20件,之後開始大幅增加,2018至2019年攀升到每年50件左右;去年雖有疫情封境,台流回台人數卻創下高峰,總數約80件,今年也持續增加中。

台流漸老邁 台辦燙手山芋

《財訊》報導指出,「台流」是指帶著資金到中國做生意或設廠的台商,以及隨台廠赴中國工作的台籍幹部,經商失利或失去工作後沒有返回台灣,在中國各地流浪的人。台商聚集的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台流最多,廣東東莞的厚街鎮一度被稱為「台流村」。

「台流」說法因為有負面意涵,他們不願意被這樣稱呼,海基會的官式用法是「滯陸國人」。不管名稱為何,這幾年因積欠房租、重病住院、證件失效遭逮捕等原因,被遣送回國的台流急速增加,繁複的手續與安置工作都落在海基會頭上。

台流回台在2016年之後快速增加,《財訊》分析,有兩大原因。一是台商西進30年,經商或工作失敗者,現在已經高齡,加上過去風光時在中國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身體多已搞壞,生病沒錢就醫才會想回台灣,或是積欠大筆醫療費被遣送回國。

此外,中國各地台辦過去資源多,很多台辦每個月會給當地台流1000元人民幣的基本生活費,但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中國對台政策大轉彎,台辦地位被邊緣化,已沒有資源養這些台流,加上台流老邁之後開始生病,已被視為燙手山芋,各地台辦想盡辦法要讓他們回台灣,不想讓他們病死在中國。

當地台商表示,各地台辦揣摩高層政策,「寧左勿右」,怕被扣上「常和台灣當局往來」的帽子,已不願主動和海基會聯絡,想要遣送台流,多透過各地的台商協會跟海基會聯絡。


本文由財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