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這2年網通業整併風熱烈展開,國內陸續出現友勁(6142)併陽慶、仁寶(2324)入主智邦(2345)、廣達(2382)買進明泰(3380)股權、華碩(2357)併亞旭(2366)、鴻海(2317)買建漢(3062)等案例。
在這一連串的整併行動下,網通業逐漸露出曙光。國內網通股龍頭友訊(2332)總經理廖志誠說:「去年下半年開始,景氣水溫漸漸上升,許多狀況好轉,我認為今年將是網通產業的回溫年。」
產品布局廣,今年多元成長
友訊的網通產品一直以自有品牌D-Link行銷全球55個國家,目前市占率在北美排名第二、歐洲第一,全球則接近20%。在新興市場方面,友訊在大陸耕耘多年終於取得一席之地,目前更是印度第一大台商,另外在東歐、中南美洲等都打下不錯基礎,建立起網通界的龍頭級地位。
過去友訊著重在消費端的中低階產品,對手為Linksys、Netgear、智邦等。但近年友訊積極往SMB(中小企業)產品大步進軍,將產品線往中高階拉升,面對的競爭對手也提升為網通企業用戶霸主思科。
過去幾年即使網通產業成長趨緩,但友訊仍交出穩健的成績單,毛利也一直維持在3成以上,對今年的展望廖志誠相當樂觀,他認為一方面來自於市場的開拓,一方面則來自於技術成熟的新應用產品陸續登場,將為業績帶來成長動能。
新興市場帶動友訊高速成長
友訊以自有品牌行銷全球之路,開始得很早。20年前先從歐美國家奠定基礎,12年前開始接觸中國、印度,6年前開始打進俄羅斯、巴西,也就是所謂的「金磚四國」。今年則對中南美洲、東南亞各國都很看好。而廖志誠從7年前開始,一直是在歐洲市場開疆闢土的大將。
其中,中國市場雖然布局早,但業務拓展一直不順利,甚至還產生虧損。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的保護政策,必需在當地生產才能銷售,但受制於稅制、管理上諸多不平等待遇與仿冒猖獗,業績難以拓展。一直到去年政策改變,友訊結束在大陸生產線,轉為進口後,反而轉虧為盈。「幸好從去年開始,我們的努力有了突破,建立起口碑和通路之後,獲利開始攀升。」
把「洞」補起來之後,對於區域市場的布局,廖志誠已不再擔憂。接下來,就是要看各產品線能有哪些銷售動能?無疑地,企業端產品與無線網路產品將是今年的重頭戲。
多項產品線今年出現突破
例如,Gigabit乙太網路能達到每秒傳輸1,000萬位元組資料的速度,目的是取代傳統的10/100Base-T乙太網路(速度差距10倍)。可是先前因為價格居高不下,消費者換機意願低落。但今年,Gigabit乙太網路的價差和傳統10/100乙太網路的價差,已經拉近到30%以內,因此廖志誠斷言,「歐美企業客戶換機速度,今年起會明顯增加。」
另外,每年都被拿出來談卻遲遲沒有成效的VoIP,他也樂觀預期:「今年將不再是泡沫。許多應用產品陸續推出,像友訊就推出一款無須開電腦,就能直接撥接Skype的家用電話,這絕對是每個家庭都需要的商品。」
WLAN方面,雖然無線上網的需求成長迅速,但因為規格不斷演進,讓網通廠商跟得非常辛苦,終端用戶採購也延遲。「最新802.11n的部分,已經修改到第九個版本,今年會穩定下來,畢竟這已經是Wi-Fi(意指WLAN中的802.11規格)的最後一個規格。由於前一代的802.11g規格,推出已經2年多,距離3年一次換機潮也不遠,因此,今、明年的WLAN會有亮眼的表現。」廖志誠指出。
未來,友訊會將無線網路的技術裝置在各項網通產品線上,特別是以SMB(中小型企業)為主打。例如具無線控管功能的Switch(交換器),讓公司網路的資料傳輸多了一層管理保障,是未來幾年友訊很看好的產品。「友訊近一年來發表在企業端的產品,已經比消費端多了!」由此可見友訊積極搶攻企業用戶的企圖心。
往中小型企業全力進軍
中低階消費端產品一直是價格競爭的殺戮戰場,但友訊以D-Link品牌維持獲利能力,即使有許多產品線每年降價2∼30%,友訊毛利率仍維持在30%以上。
「台灣想打出國際品牌,相當困難,但我們的品牌經營模式很特殊。」廖志誠笑說,友訊主要是跟通路商建立情誼,請通路商遇到客戶想要購買知名大廠產品時,同時推薦友訊「俗又大碗」的產品。
結果,很多客戶在使用過友訊的產品後滿意度很高,下次採買時,回籠率相當高,也讓D-Link的品牌漸漸打開知名度。「從銷售端的口碑來建立品牌,資金耗費並不多,但卻更紮實。」而這樣的口碑行銷,也逐漸從消費產品提升到企業用戶。
廖志誠認為,目前網通業的龍頭思科主要偏重在大型企業用戶,讓友訊在SMB市場有絕佳切入機會。「大型企業用戶產品的毛利率高達70%,SMB也有50%,將明顯提升友訊的獲利。」
5年內挑戰SMB龍頭地位
雖然國內也有同業如智邦、普萊德(6263)放話,準備進軍SMB市場,但廖志誠自信的表示:「我們已經領先國內同業,並期許5年之內,要像在消費端一樣,變成SMB領域的龍頭!」
「10年前,知名網通廠商3Com是友訊的15倍大,但今天它的規模只是友訊的三分之二。」廖志誠認為,隨著友訊全球通路布建愈來愈寬廣,產品線擴大到中高階產品,再加上台灣製造業的優勢,友訊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挑戰國際龍頭廠思科了。
本文由智富月刊提供
•相關個股:
•相關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