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產業評析-AI愈來愈強,可能在幾年內取代人力?企業正需要一種技能,這種人才不易被淘汰
(2024/04/10)
•作 者:風傳媒

作者:金牛幫幫忙

2022年末,OpenAI正式推出ChatGPT,掀起全球AI旋風,各式AI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推出;例如GoogleGemini,以及今年OpenAI的最新產品Sora。當AI功能愈來愈強,在醫療、資訊、語言、影音等領域展現能力,已有許多經營者認真盤算,該如何透過AI簡化工作,提生產能,並減少成本。

在所有成本當中,人事成本是所有管理層迫切想解決的頭號問題。新冠疫情觸發缺工,進而造成工資上漲,這是與通膨互為因果的經濟現象。若能用AI取代人力,將能緩解企業成本與用人的雙重壓力。

但是對員工來說,AI很可能威脅自己的職業生命,工作被AI瓜分、取代,恐怕是指日可待。究竟AI在可見未來內,真有能力取代人力嗎?

AI提升生產力25%50%,降低招募新人的迫切程度

AI導入職場的實驗正在各行業大舉進行。某些公司推出AI工具,為行銷專案生成照片或分析公司合約。有些企業對AI抱持樂觀態度,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CEO Jamie Dimon認為,AI可以縮短工時,未來勞工每週可能只須工作3天半。另外,創投Khosla Ventures的創辦人Vinod Khosla則表示,當今8成職位的80%工作內容都可以由AI取代,釋放勞工用更多時間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探索。

另一個案例是高通。高通計畫製作更多行銷內容,在諸如TikTok的社群平台上發表。但行銷長Don McGuire擔心,既定預算並不夠他雇用更多影片編輯師,加上公司預算簽核速度緩慢,於是McGuire選擇使用AI生成內容,在墨西哥城建立一間生成式AI工作室來製作行銷內容。McGuire表示,AI工具能讓行銷部門生產力增加25%50%,降低招募員工的必要性。

AI準確度有待改進,而且必然遭受工會強力抵制

但採用AI後,企業還要面臨其他障礙,例如很多公司長年累積的資料極為混亂、組織性差,必須花大批時間、經費才能用來訓練AI。另外,資安也讓企業心生疑慮,因此不少公司禁止員工將機敏資料放到生成式AI上,例如ChatGPT

混亂與不完全的資料,是拖累AI準確度最大包袱。例如美國的水質管理暨感染預防公司Ecolab,財務部門使用生成式AI來解析競爭對手財務,用來準備會議,想不到AI混淆了自家CEO的長相,將3年前就離職的前任CEO誤認為現任。事件導致Ecolab執行長Christophe Beck坦言,雖然AI工具可以節省時間,但它的正確率僅有60%,換言之,錯誤率仍達到驚人的40%

工會也是企業採用AI極大阻礙。例如前陣子好萊塢編劇工會與演員工會大規模罷工,3大訴求之一就是要求資方明確承諾將限縮AI使用範圍。美國編劇公會高度擔憂,如果業者拿編劇既有作品訓練AI「閱讀、消化」,那麼將會導致新劇集大量以AI為編劇,蠶食人類編劇的薪酬,因此希望禁止使用AI工具來撰寫與改寫劇本。

企業不需要特定專家,需要的是懂得AI工具的通才

由此可見,雖然AI有可能取代人力,但它還有不少難題要克服,因此,短期內不至於湧現大量失業的狀況。但是在AI時代,企業對人才的技能需求必將改變。美國生程式AI平台Tome執行長Keith Peiris表示,目前的徵才模式已經有一番更動,不尋找擁有特定經驗的專業領域專家,而是招募「足智多謀的通才」,因為他們懂得利用AI工具來拓展知識,進而擁有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協助企業應對新挑戰。

管顧公司麥肯錫(McKinsey)研究指出,當前有3成工作到2030年時可以透過AI實現自動化。雖然有些公司表示不會解雇現有員工,只是會減少招募新人,但結果都指向更有限的職缺。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則發布一項調查,指出60%工作者擔心AI會取代自己。但埃森哲執行長Manish Sharma認為,AI會創造更多角色,進而帶來更多可能。Sharma表示,人類當初創造AI的原因,就是希望它能協助人類更快完成任務,而不是取代人。

對於AI能否取代人力的討論,正反雙方皆大有人在。可以確定的是,當今企業導入AI仍會遇到障礙,短期內AI還不太會全面取代人類勞工。不過隨著AI普及,懂得使用AI相關工具的人,仍將能保持職場競爭力,較不容易被淘汰。

本文由風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