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投資觀點-主動式ETF崛起
(2024/03/14)
•作 者:Smart智富月刊

撰文:曾淑雲

全球金融市場在今年第1個月份表現未能盡如人意,儘管如此,投資人對於ETF產品的熱情似乎並未因此受到太大影響,整體ETF市場在1月份仍見到超過30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統計,ETF在今年1月份流入的資金量達309億美元,其中股票ETF共吸金154億美元,債券ETF則獲得投資人淨買超204億美元,顯示即便在股、債市均表現不佳的環境下,投資人追逐ETF的熱度依舊不減。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ETF市場近年來的蓬勃發展,作為創新型產品的主動式ETF,在過去10年也逐漸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之一。

顧名思義,主動式ETF雖然同樣掛著ETF的名稱,但其投資部位卻是由基金經理人自行篩選決定,並非像一般的被動式ETF,單純建構出與基準指標一模一樣的成分股組合,而大多數主動式策略都是以追求比基準指標更好的風險調整回報為目標,這也與被動式ETF不希望基金報酬偏離基準指標的做法大相逕庭。

主動式ETF在近幾年有著飛躍式的成長。自2018年開始,主動式ETF每年均會吸引到至少25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並且保持著每年30%以上的自然成長率,截至202310月底為止,主動式ETF的管理規模已經來到4,440億美元,幾乎是202010月時的3倍,在整體ETF市場所占的比重也由3年前的3.2%提高將近1倍,來到6.3%的水準。

主動式ETF在設計上當然有其獨特的優點與缺點,而正由於其優點與最近的市場事件,以及投資趨勢相互配合,因而加速了主動式ETF獲得市場投資人接納的速度。在這些優點當中,低成本是一項顯而易見且重要的因素。一般主動式基金的費用通常還包含顧問、行銷、通路、帳務等成本,但ETF的費用率則是反映其基本的製造成本,這也是為何T. Rowe Price藍籌成長股ETF儘管與該公司另一檔相同投資策略的主動式基金,有著一模一樣的投資組合,但前者收取的費用卻比後者足足少了14個基點,長期間投資省下來的每一分錢在經過複利效果後,可以產生十分巨大的差異。

除了低成本以外,ETF還擁有比主動式基金更為理想的稅賦效率,這是因為主動式基金的申購與贖回都是透過現金進行,這讓基金經理人必須頻繁賣出持有的部位,以方便因應贖回需求,在這過程中就會產生必須由所有基金受益人共同吸收的交易成本與稅賦。相形之下,ETF是藉由實物(即一籃子股票或債券)進行交割,這也讓相關成本只會由申購方或贖回方單獨承受,對於其他投資人則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另一方面,透明度也是ETF具備的另一項顯著優勢,絕大多數的ETF都會每天公開揭露詳細的投資組合內容,即便主動式ETF都是如此,至於那些沒有對外公開投資組合的主動式ETF只占很少的比例。

最後,交易的方便性則是讓投資人可以十分輕鬆地買賣ETF,不僅只需要透過券商戶頭就可以隨時進行交易,且ETF的每單位買賣價格通常也很少會超過數百美元,而不像傳統開放式基金必須等到每天金融市場收盤後才能進行申贖,且每檔基金的最低申購金額往往也大到限制投資人的購買能力。

當然,主動式ETF還是有其缺點存在。首先,主動式ETF不能拒絕新錢的加入,以致它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管理規模,而傳統的主動式基金則可以視情況選擇關閉申購管道,以避免規模過大時,會對基金的操作策略帶來負面影響;再則,ETF在投資某些特定項目上往往也會受到一些限制,例如主動式基金可透過投資非公開發行公司來提高投資組合的價值,但這樣的投資方式就不適用於ETF。投資人在選擇標的時,可綜合考慮優缺點之後再行配置。(本文作者為晨星台灣區負責人)

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