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投資觀點-主動式ETF異軍突起
(2024/06/12)
•作 者:Smart智富月刊

撰文:曾淑雲

基於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在今年降息的時間點往後推遲,在第1季表現強勁的金融市場也在4月份拉回整理,而值得留意的是,4月份ETF市場的淨流入資金創下近8個月以來的新低,這顯示ETF的買氣似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過,在此同時,主動式ETF的淨買超金額則是超越了被動式ETF,反映出這個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興商品正受到愈來愈多投資人的關注。

事實上,有很長一段時間,ETF幾乎是與被動式投資畫上等號。但根據晨星(Morningstar)數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主動式ETF在整體ETF市場所占的比重已經由2%大幅攀升至8.5%,呈現超過4倍的成長,這5年中,已有3,7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主動式ETF,同期間傳統主動式共同基金則流失高達18,000億美元資金。

主動式ETF之所以會出現高速成長,有幾項因素在背後扮演了重要的推手,包括:1.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19年通過一項ETF法規,幫助主動式基金管理公司能夠更容易推出ETF產品,並且運用ETF擁有的稅負效益;2.愈來愈多投資人及其財務顧問,開始傾向持有低成本的ETF,而非傳統共同基金;3.基金經理人已經逐漸能夠接受ETF高透明度的特性;4.傳統的共同基金管理機構,開始將旗下既有的主動式基金轉換成ETF

雖然,主動式ETF熱潮的興起與傳統主動式共同基金的失勢在同一個時期發生,但並非所有類別的主動式ETF都能夠受惠於這股趨勢,因為ETF高透明度的特性是兩面刃,對某些策略或類別的基金來說或許有益,但對其他的基金反而造成了傷害,這也使得只有少數基金經理公司比較適合發行主動式ETF產品。在大約320家曾經發行過主動式ETF的資產管理公司當中,最終只有像是DimensionalJP MorganFirst TrustAmerican Century等屈指可數的公司獲得了成功。

投資人對於低費用率產品的偏好同樣適用在主動式ETF身上。根據晨星統計資料,前1/5費用率最低的主動式ETF合計規模來到3,250億美元,相形之下,後1/5費用率最高的主動式ETF則僅有350億美元的規模。以目前在主動式ETF市場取得領先地位的Dimensional為例,該公司旗下產品的平均費用率僅有0.24%,明顯低於整體市場的平均費用率0.69%

雖然,ETF擁有稅負效益、高透明度、低成本等優點,但這項產品同樣也有缺點存在,最明顯的缺點包括,當一檔ETF的規模已經大到足以對其操作策略產生負面影響時,經理公司仍然無法拒絕投資人的申購要求,這代表大型股領域通常會比較適合發展主動式ETF產品,但它們在這塊領域的績效表現上往往也比較難勝過被動式ETF

此外,雖然ETF可以像股票一樣在公開市場自由交易,但買、賣價間的價差也同時增加了ETF的交易成本,尤其是小型ETF與比較冷門的ETF,通常會有著更大的買賣價差。

由於ETF有著上述的優、缺點,主動式ETF產品很自然地便會集中在那些流動性較強的資產,這使得美國大型股、極短期債券、核心債券等類別成為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主動式ETF產品。另外,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策略與緩衝型基金(Buffer Funds)等近幾年興起的市場趨勢,則是讓選擇權相關的主動式ETF產品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ETF
管理法規影響下,過去對ETF抱持懷疑的主動式基金經理人,在近幾年對於主動式ETF的關注程度已經愈來愈高。從不同資產類別來看,目前主動式股票型ETF市場已經被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JP MorganAvantis InvestorsAmerican Century的子公司)這3家基金公司主導,截至2023年年底為止,Dimensional以約1,09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居冠。

在固定收益型資產的部分,自202012月以來,市場當中共出現約200檔各有獨特策略的主動式債券型ETF,其中光是2023年資產管理公司便發行73檔主動式債券型ETF,創下歷年來最高紀錄,即便如此,主動式債券型ETF的管理規模在整體債券型ETF市場當中,仍只占大約13%微小比重。

除了股票型與債券型以外,多重資產型則是主動式ETF市場中相對冷門的一種類別,截至20243月底為止,主動式多重資產型ETF的管理規模僅不到80億美元,遠遠不及主動式股票型ETF與債券型ETF3,500億美元與1,960億美元。(本專欄作者為晨星台灣區負責人)

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