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岐原
「我們不打算成為規模最大,或是據點最多的銀行,我們要做的是全台灣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最好的銀行!」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語氣堅定的說。
曹為實出身經驗豐富的金融交易員,曾是極少數在跨國大行做到區域最高主管的台灣人。幾年前,曹為實重返業界,擔任永豐金控及銀行董事,去(2022)年獲選為永豐銀行董事長。多年後再戰金融業,曹為實念茲在茲的事,就是銀行如何為全球淨零排放的工作盡一份心力。例如永豐銀行開始為客戶進行碳盤查,便是推動綠色金融業務的重要起點。
排碳數據將和EPS一樣重要
「綠色金融到底是什麼?你定下正確目標,朝著他執行,獲利自然會出來」,曹為實一語道破。他引述哈佛終身職教授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著作「目的與獲利」內容指出:通用汽車(GM),福特和賓士都是世界級汽車品牌,三者的營收都是特斯拉兩倍以上,然而特斯拉專注生產電動車,目前本益比超過50倍,福特僅約16倍,通用汽車更只有5倍,實際銷售成果和受到資本市場認可程度大相逕庭。「這代表投資人認為,特斯拉目的很清楚,就是電動車,這對人類社會和環境長期都是正確的,而其他大車廠還在苦於轉型的路上,資金更願意支持特斯拉。」曹為實進一步說:「現在我們都還在判斷來自財報的數字,未來會有一套數字,威力比財報還大!」
是什麼數字能有如此影響力?答案是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其中,又以二氧化碳排放為主。企業未來得在台灣繳交多少碳費,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又該繳多少碳稅,都和這套數據直接相關。「這(碳盤查)是關鍵,有了清楚的排碳數據,你才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跟供應鏈其他人相比,你的績效怎麼樣?」曹為實解釋,近期政府積極規劃的碳權交易所,不久後即將上路,企業碳盤查的結果好壞,其實和碳權交易息息相關。
以融資交易為例,盤查結果若是排碳量十分巨大,就會被評為負分,那麼在借貸往來時,雖然仍可向銀行借到錢,但會被銀行收取額外利率,等於公司的經營負擔加重了;反之,若盤查結果顯示排碳量獲得控制、甚至逐步下降,這些得分較高的企業,就有機會用較低的利率融資,也就是透過實質的獲利優惠,鼓勵企業購買碳權,或實際行動來減少排放溫室氣體。
而且由於台灣大多數製造業廠商都是以出口訂單為主,曹為實指出,許多歐洲、北美知名品牌業者早已要求供應商,必須提出可受檢驗的碳盤查數據結果,否則就可能「掉單」。曹為實預估,製造業追求淨零排放的趨勢接下來勢必更加顯著。
深耕太陽光電市場,成果卓著
企業排放溫室氣體多寡,最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用電,綠電因而成為近年非常重要的減碳管道,這正是永豐銀行深耕多年的領域。「我們做太陽光電超過十年,成績有目共睹,」曹為實介紹,最初永豐銀行投入太陽光電融資業務時,大多都是屋頂型太陽能電廠,由於個案融資普遍屬於小規模,金額多在三、五百萬新台幣左右,利潤微薄加上資訊有限,很少金融行庫願意承做貸款。但因為永豐銀行已經深入做過研究、比較,所以開始貸款給相關業者,讓電廠陸續營運。業者又和台電簽署購電合約(PPA),將發電賣給台電,如此一來,為期15年至20年、業務相當穩定的現金流陸續成型。
投入十年功夫,迄今永豐銀行已經為7千多座太陽光電廠提供融資服務,金額達到887億新台幣,總裝置容量也達到3GW,相當於每年減少5千座大安森林公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難得的是,曹為實透露,由於事前調查準備充分,永豐銀行太陽光電業務的逾放比率(Non-Performing
Loans Ratio,NPL)僅0.03%,控制相當良好,在布局新業務之際,也做好為股東權益把關工作。
曹為實認為,政府大力提倡太陽光電,讓相關業者漸漸有形成國家隊的味道,從選址開發、投融資、建置到維護,結合各個環節的力量,讓太陽光電落實產業化,這對綠能有效提供電力支應台灣需求,是很重要的準備工作。對比之下,曹為實舉例,日本的太陽光電產業雖然比台灣更早規模化,但因為缺乏政府即時監督與輔助,整體運作效率其實已經逐年降低,甚至有大量報廢的太陽能發電板堆積如山、無人處理回收的現象。
「地球越來越常出現極端氣候,這是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出了問題。至於社會上各種爭執與糾紛越來越多,這是人類彼此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金融業本身直接碳排放量並不多,我們提供融資服務與否的影響力卻很大。所以我認為,金融業者能為ESG倡議做的事,就是利用資金這個工具,盡可能修補、強化人與環境的關係,這就是實踐ESG真正的意義。」大半生服務金融業的曹為實,如此總結金融業在ESG工作上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