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後分析 專欄文章 大盤財經 報告搜尋
 

就勢論勢-全台最大漁電共生電廠啟用!大亞董座沈尚弘點出核能敗筆:「永續」不能禍延子孫
(2023/10/04)
•作 者:風傳媒

作者:林彥呈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27日出席「志光能源85MW漁電共生示範案場」啟動儀式。(柯承惠攝)

老字號電線電纜廠大亞(1609)近年深耕能源領域,旗下志光能源七股漁電共生案場已在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並於昨(27)日舉行第一期案場正式啟用典禮。大亞董事長沈尚弘指出,以他個人對於「永續」的定義,最重要的是不能禍延子孫,「明天醒來睜開眼睛,太陽照常升起,風還是繼續吹,但核能最大的問題就是核廢料,我們不能把麻煩留給下一代。」

沈尚弘表示,雖然外界對於綠能抱持許多質疑,但從這幾年遍地開花的成果來看,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確實可以達到,而且勢在必行。 

事業發展不能「生雞卵嘸,放雞屎有」

回顧這一路走來,沈尚弘坦言一開始也會擔心面臨地方人士的反對聲浪,畢竟土地有限,漁電共生正好可以創造多贏局面,但前提是要做好溝通,讓漁民打從心底信任、支持。他也強調,事業發展絕對不能「生雞卵嘸,放雞屎有」,必須要和地方共生共榮,這是身為綠能業者負責任的態度,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昨日這場啟用典禮,當地里長和養殖戶都到現場贊聲力挺,其中一位陳姓養殖戶上台分享,他剛接觸漁電共生的時候,也會擔心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影響,但後來發現志光能源的團隊可以依照漁民養殖的魚種妥善規劃、執行,進一步符合大家的需求,所以幾乎沒什麼人反對此案,「我是覺得這邊還蠻不錯的……,呵呵,我不曉得還要講什麼。」短短不到一分鐘的致詞,對於大亞的肯定溢於言表。 

大亞10年前就曾投資離岸風電 

在導覽案場的過程中,沈尚弘也對記者表示,大亞很早就注意到永續的重要性,希望從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全面布局;他個人對於「永續」的定義就是不能禍延子孫,雖然核能是大家口中的乾淨能源,但核廢料的最終去處懸而未決,我們不應將問題丟給下一代解決。

他提到,部分人士將再生能源相關業者都視為「綠友友」,大亞早在2013年就曾投資離岸風電參與政府示範風場,拿到備取第一的資格,但在考量開發規模、所需資金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後決定退出,轉向投入太陽光電領域,「無論由誰主政,我們一樣都在做事,哪有什麼顏色之分?」

回頭檢視當初這項決策,沈尚弘打趣說道「還好我們是備取」,因為風電事業很難從開發、建置、持有一路走到底,即便是國內最為積極投入的上緯投控,如今也將股權售予外資;所幸大亞及時轉舵,反而順勢找到利基市場。 

期望太陽能、儲能占集團能源鏈獲利拉高至50%

據了解,大亞集團於全台共有68座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超過200MW,短期目標將達成500MW。志光能源在七股建置的漁電共生太陽能發電廠是全台最大120MW漁電共生電廠,同時兼顧發電、養殖和生態三大功能,第一期85MW2022年完工掛表發電,第二期也在穩定開發中,未來20年產能將超過33億度發電量,相當於1,747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

沈尚弘指出,第一期85MW案場的年預估漁貨產量將達500噸,其中包括蛤蠣、烏魚、石斑魚、虱目魚等各類豐富魚種。

除了落實漁電共生,這座案場在工程品質上也下足功夫,強化結構設計可抗平均風速14級強風,使用的工程材料則為可再利用的鋁、鐵及不鏽鋼等,每片太陽能板壽命於自然環境下可使用超過20年,降低頻繁回收太陽能板對環境的影響,並於每月定期巡檢,確保裝置品質。

想要實現綠能展望,不僅打造大型太陽能電廠投入能源產生,還需要搭配儲能系統儲備電能達到光儲互補。大亞2022年加入台電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交易平台,目前已有13MW儲能系統投入服務,期望2025年完成100MW的儲能系統擴增。

沈尚弘說明,大亞未來主軸鎖定能源、創投兩大事業,因為儲能、太陽能電費收益穩定,具備承受景氣變化的能力,目前占集團能源鏈獲利大約30%,期盼未來能夠拉高到40%50%,至於備受期待的海洋能發電、地熱發電,大亞也會持續關注。 

台電鉅額虧損 不是因為綠電

面對記者詢問,如果未來政黨輪替,台灣的能源政策會不會改弦易轍?沈尚弘認為確實有這可能,因為目前看來,四組候選人的能源政策不太一樣,假如當選之後為了兌現政見,自然會和當前政策有所差別。儘管如此,台灣追尋節能、減碳以及永續發展的世界趨勢,「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應該都不會變的」,因為這不只是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實際上也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台灣供應鏈不可能獨立於國際之外。

沈尚弘接著說,有人將台電鉅額虧損的原因歸咎於購買綠電,但這佔台電整體成本的比例其實很低,近年虧損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推動天然氣、燃煤等燃料成本飆升,台電並未轉嫁給消費者,而是選擇自行吸收,再由國家補貼。

他表示,台電平均發電成本和售價差一塊多,相當於每賣1度電就要賠1.1元,「這是common sense,當原料都漲了,售價卻不漲,有可能不賠錢嗎? 」

沈尚弘感嘆,這些數據都是可以查到的公開數據,但社會上很多人不願意相信數字,或是硬要做出自己的解釋,「這是很悲哀的事情,可能影響能源政策的發展。」直言不諱的他,隨後也補上一句,「這個回答,或許會讓我惹上麻煩也不一定。」

本文由風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