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近來颳起升息龍捲風,繼中國10月19日宣佈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11月16日起實施年初以來第5 度調升存準率後,韓國央行也在11月16日上午宣佈升息一碼至2.5%,顯示各國央行對抗通膨的決心;反應在股市上,中國上證指數自11月11日來到波段高點3,186.72後,僅僅5個交易日,指數下跌近350點,跌幅11%,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認為股市重挫主要係由於市場憂心中國將再祭出貨幣緊縮政策以抑制熱錢及通膨,因此在不確定政策調控力道的情況下,先行獲利了結,出場觀望。
不過,就全面性的角度來看,中國之所以會升息或者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中斷經濟高速增長,而是在於降低通貨膨脹的危機,即使中國大陸升息也不會對中國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造成太大的衝擊,大陸股市依然保有經濟高度成長的優勢。
中國經濟前景佳 調控升息可能性最高
就政策調控部分,余文耀認為目前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率已達17.5%,為歷史新高紀錄,因此預料未來在貨幣政策的調控上,將會隨著經濟的持續加溫,以升息為主要調控措施;此外,中國10月CPI高達4.4%,遠超過中國今年通膨目標3%,而在過去2004、2008年時,中國政府都曾因通膨率高達4 ~ 5%,而採取直接的價格限制手段,因此研判此次針對特定蔬菜或民生物資給予「行政指導價」也是可能的調控手段之一。
不過,仔細探究中國通膨的原因,除了因經濟穩定復甦,實質需求增加外,弱勢美元及天然災害使原物料(包括食品)價格飛漲更是主因,這種輸入性通膨其實有賴於人民幣升值來解決。
升息意謂經濟增長無虞 股市上漲機會高
事實上,升息前的較大波動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市場氣氛夾雜著對於政策調控力道及方式的不確定性。以中國上一次升息循環(2004年10月29日至2008年9月16日)來看,在上升階段的前期,中國人民銀行在2004年10月首度調升存貸款利率,繼之2006年7月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當年8月又再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與存放款利率;期間,上證指數自2005年脫離谷底翻揚,但貨幣政策的調整的確也造成2006年3月~8月多次的急跌,單日跌幅在2.97%~5.33%不等,波段高低跌幅亦曾達12.2%。
但若就整個升息循環的股市表現來看,上海及深圳綜合指數在當時分別上漲七到八成,香港國企股及紅籌股更分別上漲一倍至一倍半,並且這四大指數最高漲幅皆曾達到三倍至四倍,顯示大陸及香港在升息循環期間,股市通常是傾向上漲,也可歸結出:升息前期的拉回將是後勢大多頭的絕佳買點。
余文耀指出,一般來說,央行都是在確定未來經濟增長較快的狀況之下才會升息,在看壞未來經濟前景之下才會降息,所以升息代表著央行跟市場透露出未來經濟增長是好的,穩健的,而股市通常也會以同步走多來反應。
由04年經驗,升息將帶動新一波牛市的開始
港股受惠美國寬鬆貨幣政策與中國高速經濟成長 將最受全球熱錢青睞
余文耀同時表示,儘管目前形勢處於已開發國家拚命放錢、新興國家努力收錢的拉力賽,但預期香港在美國寬鬆貨幣政策與中國高速經濟成長的加持下,將最受全球熱錢的青睞,因為香港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在中國做生意,與中國股市的上市公司一樣受惠於中國的經濟成長,並且有著相似的盈餘增速;此外中國股市的資金受到中國政府控管,相對比較緊張,所以上漲時香港股市漲的快,下跌時中國股市跌的快;另外一個關鍵點在於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策,是唯一不打熱錢的地區,也由於香港的貨幣政策是受美國Fed決定,是世界上最寬鬆的地區,因此香港股市會最受國際熱錢的青睞,未來錢景將會非常看好。
【總資料來源:Bloomberg,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