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題材出盡、元月行情落空
加權指數在1月份下跌6.69%,主因包括MOU生效後利多出盡、中國無預警上調存準率、希臘債券危機、以及美國科技業財測缺乏意外驚喜,大盤再創下8395.39點的新波段高點後反轉向下,指數連續7天收黑,接連跌破季線及半年線,所幸政府基金進場護盤,終場指數以7640.44點作收,收復半年線。
籌碼方面,外資自去年11月底開始一連7周買超台股,然而自1月中後,外資開始轉買為賣,後兩週賣超台股逾716億元,累計1月份僅小買40.5億元;投信及自營商則各自小賣台股140億及100億元。融資金額自去年9月後快速增加,當中遇大盤波動也沒有出現修正,不過這次大盤回檔,融資餘額迅速減少逾110億元,減幅4%,預估未來籌碼進一步沉澱後,有助大盤進一步上攻。
調控非全面性、靜待籌碼沉澱
中國無預警調升銀行存準率,引起市場擔憂此舉將提前引發各國升息。其實,根據中國銀監會所示,中國今年的政策目標維持「有保有控」,而非一致性的打壓;此外,上周全球共有9個國家央行召開利率會議,包括美、日、印度、巴西等,其中,只有印度調升存準率,其他國家均維持原利率不變,匈牙利還持續降息,顯見市場已過度反應、籌碼出現鬆動,待市場回歸理性,大盤農曆年後仍有表現機會。
近日,IMF調高對全球經濟今年、明年的展望,預估今年全球GDP從3.1%提高至3.9%,台灣方面,經濟維持黃藍燈號、景氣領先指標及同時指標雙雙維持高檔、且失業率開始下降,景氣好轉的方向不變,尤其台股今年EPS成長率上看7成以上,冠居全球主要國家,今年行情應不看淡。
規劃年後行情、趁機逢低入市
今年適逢史上最長的農曆年節,台股休市7個工作天,預估市場持股過年的意願不大,不過,這波修正後出現許多評價相對低的個股,加上統計2000年以來農曆年後大盤上漲機會高,因此若投資人於年前反其道而行、逢低佈局,年後有機會出現一波漲幅。
至於看好類股,可圍繞在具有新科技、新業務、電動車及中國收成題材的族群。新科技如3G及平板電腦最具業績話題,台廠上下游供應鏈早已出現訂單滿載的情況;新業務包括企業透過併購等活動拓展業務內容或市場;此外電動車是環保風潮下勢必會發展的產品;而中國政府雖然開始緊縮地產及金融行業,但仍大力推動消費,加上過年消費旺季,都是值得佈局的族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