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近期美國失業率突破兩位數之後,對美國經濟與全球股市有何影響?
大衰退–Great Recession
很多經濟學家將美國這次信用泡沫所造成的經濟衰退稱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他們認為這次衰退的幅度不至於到1930年代”大蕭條
”的程度,但卻比一般的經濟衰退嚴重許多。
當來自政府、企業或個人任一方面出現大量的債務與槓桿,並用來支應不具生產力(如戰爭)或支撐不合理的成長率(如資產價格泡沫)時,結果通常是無以為繼並出現經濟衰退,嚴重的話將伴隨結構性的失業潮。
結構性失業 & 廣義失業率
隨著正常的景氣變化,失業率會隨著市場供需而在自然失業率上下各兩個百分比的區間內變動,但是異常的泡沫所造成的產業結構性失業可能出現高達5%的失業率變動,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而部分經濟學家估計,這次美國的兩位數失業率將可能持續一年以上,因為房地產的泡沫通常是最嚴重的泡沫,並且會衝擊到金融體系與信用供給,再加上美國的家計單位與金融體系本身的槓桿過高,去化泡沫的時間將拉的更長。
兩位數的失業率對美國經濟是個沉重的負擔,而泡沫過後的高失業率是經濟衰退的結果,並不是原因,但若結構性的高失業情形無法有效改善,高失業率將抑制消費成長,進而成為經濟疲弱的原因。一但結構性的高失業率無法扭轉,失業率的數字便開始失真,一部分失業人口就會停止找工作、找臨時工作或成為政府機構臨時雇員,這三種人並不計入一般政府公佈的失業率中,以美國為例,十月底的失業率為10.2%,但包含上述三種無全職就業的人口,廣義失業率已來到17.5%,在加州與亞利桑那州甚至來到20%。再以日本為例,日本失落的20年,失業率維持在
3%-5% 之間,但就業人口中派遣人力佔三成,政府雇員佔兩成,若以廣義的失業率來看,日本的失業率數字將遠大於官方數字。
緩步回穩
美國歐巴馬政府與聯準會提出了各種救市方案,從降息舒緩信用市場到舉債刺激消費與投資;從金融市場到不動產市場到就業市場,已經陸續收到成效。第三季以來房價已緩步回穩,股市與債市也大幅反彈,惟就業市場仍顯疲弱,主要是企業對未來需求的成長看法仍相對保守,新增的工作機會相對有限。
New Normal vs. High Normal
而以S&P
500指數第三季季報的結果來看,獲利超乎預期的公司主要是景氣循環類股與海外收成股(海外營收佔20%以上),90年代以來,美國內需消費市場的成長率一直都是主導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但經歷此一信用泡沫後,美元、美債、美股與美國經濟成長…等,都將面臨市場給予重新定位的挑戰,所謂的”新正常–New
Normal”的低經濟成長模式,相對於新興市場”High Normal”的高經濟成長模式,暗示這政治上的單極 -
多極轉變,在經濟上也陸續應驗。對全球經濟來講可說是一個短空長多,畢竟過度倚賴美國的消費市場,只會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圖一S&P 500指數第三季季報獲利超乎預期的公司
註 : Y軸為獲利超乎預期的百分比;F.Sales為海外營收。
Source: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Thomson Financial.,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11/20/2009
是危機也是轉機
展望未來,為了彌補美國經濟衰退與去槓桿化過程的消費不振,各國政府所提出的各種刺激方案將在未來兩年進入高峰期,其中原物料與替代節源能產業將直接受益,而美元貶值與新興消費大國的持續擴張,正是幫助美國企業脫離困境的兩大助力,兩位數的失業率對美國經濟與全球經濟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