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民銀行在10月19日晚間意外的升息動作,資本市場都受到了衝擊;尤其在全球貨幣戰爭陰霾的環境下,中國升息的動作,也引發了市場對熱錢持續擴大流入中國的擔憂。
保誠投信指出,對中國而言,相較於人民幣升值對民生經濟的壓力,以及通膨對經濟轉型的難度,「熱錢」對中國而言,還算是較容易控制的範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可發現中國的升息,首要目標在控制通膨並調整經濟結構,附加效果才是降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人行這種「一石三鳥」的升息動作,並不會影響中國股市的後續表現。
保誠中國基金經理人史方遒(Frank Shi)指出,依照過去的經驗,升息通常伴隨強勁的經濟表現,此次升息亦是如此。儘管升息會降低企業的投資意願,同時也會降低消費者購買力的預期,不過依照歷史經驗,首次的升息,並不會讓企業或消費者大幅改變他們的投資與消費行為。
譬如以2006~2007年舉例,當時人行連續升息7次,但中國的經濟表現還是相當強勁,股市的表現也是如此(見圖);由此可見,中國這次的升息動作,不但不會衝擊到股市,同時也顯示出對自身經濟發展的自信。史方遒補充,就目前掛牌於海外的中國企業而言(包含香港H股),相較於歷史價格,這些股票的股價尚屬合理水準,因此,對於人行此次升息,我們對中國股市的看法並不悲觀。
保誠投信表示,中國才剛完成「十二五規劃」及第五代領導人的宣達,IMF也從本週一在上海舉行各國央行行長的會議;G20財長會議將於本週五日在韓國召開;而就在中國公佈「十二五規劃」的同時,又在隔天臨時升息,顯示儘管外界逼升人民幣的壓力加大,但中國的訊號很明顯:升息優於升值。所以本週G20財長會議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可能也會因此落空。
保誠投信補充,此次升息的實施,是在中國公佈Q3的宏觀經濟數據之前,所以可以預期,中國即將公佈的GDP和CPI等數據,很可能會超出原先預期。但在這時候,由於升息已經先行實施,而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的上調幅度,也大於一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可見中國的升息,不但有利於扭轉目前實質負利率的狀況,同時也可以優化中國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並強化其內需經濟的轉型。
保誠投信建議,中國在這時候升息,不但顯示出對自身經濟的自信,同時也暗示著二次衰退的機率偏低;升息對股市的投資更是「短空長多」,建議投資人可在此時留意中國基金的佈局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