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下跌了18.82%(美元計價),表現更是在三大新興市場中敬陪末座。進一步分析亞股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美國經濟走勢顛簸引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加上高油價持續推升通貨膨脹壓力所累。除了油價攀新高之外,糧食價格也因供給短缺持續飛漲,導致亞太(不含日本)各國幾乎都面臨高通膨的窘境。ING投顧表示,通膨壓力將是第三季亞股投資最大變數,投資人最好重「北」輕「南」,優選通膨壓力相對較輕的東北亞地區的南韓、台灣等市場,避開通膨壓力極高的越南或印度等東南亞市場,方為上策。
根據花旗集團(Citigroup)估算,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對亞太各國的總體經濟均造成大小不一的負面衝擊,例如經濟成長降溫、財政負擔增加、經常帳表現轉差等(見表一)。另一方面,通貨膨脹率上升也會使股市投資價值吸引力下滑,恐使國際投資者對高通膨的股市卻步,進一步導致股市下跌。
【表一】油價每桶每上漲10美元對亞洲各國影響
|
GDP成長 |
CPI |
經常帳 |
財政收支 |
(%) |
(%) |
(%GDP) |
(%GDP) |
中國 |
-0.5 |
0.2 |
-0.5 |
0 |
香港 |
-0.3 |
0.1 |
-0.8 |
0 |
印度 |
-0.3 |
1.2 |
-0.5 |
-0.3 |
南韓 |
-0.3 |
0.7 |
-1 |
-0.5 |
馬來西亞 |
-0.4 |
0.9 |
0.4 |
0.7 |
新加坡 |
-0.9 |
0.9 |
-0.9 |
-0.2 |
台灣 |
-0.2 |
0.5 |
-1.3 |
-0.5 |
泰國 |
-0.7 |
1 |
-0.9 |
-0.2 |
資料來源:Citigroup;資料日期:2008/5/23
為了抵禦通貨膨脹,亞洲各國央行無不祭出各種利器。例如中國持續不斷的透過升息方式降溫經濟,另外中國、馬來西亞與印度也在6月取消油品補貼,全面調漲汽、柴油價格。ING投顧認為,取消油品補貼可使上述國家中國的財政預算獲得舒緩,雖然短期內可能拉抬通貨膨脹率,但長期而言,油價回歸市場機制將有助於降低油品需求,並緩解一般民眾的預期心理,讓投機買家在國際油市炒作的買盤氣焰微幅降溫。
在貨幣政策方面,今年上半年多數亞洲央行傾向讓貨幣兌美元匯價走升,以對抗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不過,因通貨膨脹上升速度比預期更快,且美國降息循環結束,越南、菲律賓、印尼、印度等央行率先在第二季展開升息步伐,決定不單靠貨幣升值,而是匯率與利率政策雙管齊下以對抗通貨膨脹。
ING投顧表示,除了已經升息的央行之外,今年第三季東南亞各國央行可能將加入升息循環,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目前通貨膨脹壓力均超過預期,泰國六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更上衝至8.9%,以升息手段減緩通膨的壓力日增。目前僅有韓國央行對於升息與否的態度傾向鴿派,最主要原因在於李明博政府仍偏向透過降息以提振經濟的政策,因此韓國央行利率政策至今尚未鬆動。
ING投顧認為,升息對股市將造成短期衝擊,不過,由於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全球通貨膨脹可望進一步獲得緩解,因此,升息的循環對股市衝擊不會太久,只要通貨膨脹壓力能夠下降,則亞太股市經濟成長仍屬穩健,且出口表現依然暢旺的前提之下,仍具備一定投資價值與吸引力。
綜上所述,在整體亞股投資策略上,ING投顧建議可逐步調整在亞洲各國股市的投資比重,以降低通貨膨脹瀕臨失控邊緣的股市投資比重,如越南,另印度、菲律賓股市通膨壓力則須強力警戒;及提高通貨膨脹情形相對在控制中的日本、韓國與台灣因應。就區域內抵禦通膨的角度,東北亞所面臨的壓力可望較東南亞或南亞為低。整體而言,亞股在第三季仍是雜音紛沓,不建議投資人重押單一市場,改以區域型基金或定時定額方式分批進場佈局,將是較穩健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