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全球景氣震盪,中國和印度併購動作頻繁,舉凡歐美重量級能源、汽車、電信產業等國際知名公司,都成了囊中物,中國與印度躍升為世界併購要角,施羅德投信表示,中、印大規模併購動作,證明經濟勢力正在逐步東移,以長期角度來看,新興亞洲的成長動力源源不絕,投資布局不能少。
2009年中、印併購大豐收
今年以來,中國和印度大手筆進行併購,能源方面,中海油和中石化以13億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旗下的安哥拉32區塊油田、另外中石化也以將近72.4億美金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汽車方面,中國自有品牌吉利汽車決定競購美國福特旗下的富豪汽車,將中國汽車業營運觸角伸向美國。電信產業方面,印度巴提電信(Bharti
Airtel)以240億美元協議,併購當前南非最大行動電話業者MTN,企圖掌握新興市場行動通訊快速成長的商機。
根據Bloomberg統計,今年以來全球6000多件併購案中,亞洲佔31%,美國不到20%,與2004年相較,亞洲20%,美國25%,亞洲經濟實力已經不容忽視。新興亞洲未來的投資展望,施羅德新興亞洲團隊認為,與西方國家相較,新興亞洲家計單位及公司企業債務水準較低,金融機構體質也相對穩健,整個區域也因都市化及人口成長的趨勢而深具內需發展空間,長期投資利多趨勢不變。
新興亞洲投資 短線看好內需、防禦型類股
亞洲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回升動能優於全球其他區域,加上歐美製造業信心回溫,有助於亞洲出口改善,中國歷經短暫休息、香港逐漸走出衰退谷底、南韓不再金融風暴陰霾罩頂、台灣領先指標回揚,經濟成長可望持續回溫,而印度基礎建設帶動領先指標回升、工業生產反彈,經濟復甦下,新興亞洲國家各擁題材。
不過短期來看,由於股價已經反應基本面復甦的速度,景氣循環類股可能面臨獲利了結壓力,施羅德新興亞洲基金,持續降低高波動度的景氣循環類股,轉向民生必需品、金融及高股息殖利率等防禦性標的,在震盪的市場氣氛中,適時提供下檔保護。
儘管短期新興亞洲震盪幅度加劇,但是中長期仍將是值得留意的標的,投資人不妨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一方面降低市場波動風險,另一方面又掌握亞洲各區域的獨特題材,以參與新興亞洲新一波成長動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