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自今年4月24日高點6455點反轉直下後,電子股首當其衝成為市場上的過街老鼠,類股跌幅既重且深,至今尚未有明顯復甦跡象。反觀傳統產業股則一反過去幾年的低潮,接替電子股成為市場資金群聚的標的,尤其是中概股的表現令人驚艷,自今年高點至7/10止,大盤跌幅為-18.49%,但中概股反而逆勢上漲,表現皆優於大盤,成為市場上的人氣指標。
蘇黎世投信統計台股自今年高點向下以來,各產業類股中個股漲幅超過五成分別為:鋼鐵類股的千興(+195.60%)、佳大(+141.74)表現最佳、其他分別是電機類股的大億(+76.83%)、江申(+74.68%);化學類股的三晃(+50.83%)及紡織類股的嘉裕(+50%)。
雖然今年景氣復甦情況不如預期,歐美市場需求不振,日本經濟持續蕭條,但是自今年四月高點以來至今,排除漲幅過高的類股外,中概題材股的表現仍十分突出。所謂的中概股其實可再細分為中國內需市場為主的中概內需股與以外銷為主的中概外銷股。蘇黎世投信整理因今年大陸經濟政策發展重點,而受惠之台灣產業(詳見表一),也就是所謂的中概內需股,以大陸廣大的腹地市場需求,隱含無限商機,加上大陸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仍高達7%以上等利多消息下,憑藉同文同種優勢條件的台灣廠商因此獲得注挹,同步反應於個股表現上,中概內需股在今年下半年應將持續有所表現。另一方面,中概外銷股產品在大陸加工後,仍將銷往歐美地區,但因歐美地區需求疲弱,使得中概外銷股長期成長動力反而受限,且在產品大幅擴充的情況下,仍有庫存大增的疑慮,加上近期受到弱勢美元影響,台幣巨幅升值造成中概外銷股廠商的匯損狀況不一,雖然多數廠商避險動作頻頻,但多少仍影響到營收獲利部分,待六月營收數字公佈即可知道受到侵蝕的嚴重程度,但多數投資人因為預期心理影響,提前退場觀望,使得相關個股表現相對疲弱。
由於目前國際科技大廠仍未擺脫景氣復甦疲軟的狀況,紛紛公佈獲利警訊,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灣電子類股,中長期表現的能見度仍未明,雖然短期有所反彈,但持續力道仍嫌不足。而傳統產業則以類股輪動輪漲方式,在台股中互有表現,但其中以中概內需股較有表現機會,因為憑藉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的強勁需求,與中國政府採行強勢貨幣情勢下,目前相關產業發展透明度高、訂單來源穩定,因此相關類股仍將是市場資金主流方向。
表一、台灣產業受惠於大陸相關經濟政策一覽表:
大陸相關經濟政策 |
台灣產業 |
大西部開發 |
水泥業 |
住房政策 |
玻陶業 |
十五計劃 |
服務業及汽車業 |
WTO概念 |
金融、保險、紡織業 |
三通概念 |
運輸業 |
資料整理:蘇黎世投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