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石油、農產品和貴金屬價格在全球性的連鎖效應中,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升高,人們因此擔心,價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將引發長期的通貨膨脹。儘管金屬和石油勘探方面多年投資不足的局面已有顯著改善,但易於開採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卻逐漸減少。
遠東大聯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經理人蘇穀和表示,石油價格大漲帶來的結果導致,(1)金屬價格上漲,增加了能源項目的建設成本;(2)刺激替代能源產業發展;(3)農作物需求激增導致價格上漲,進而推高了以農作物為飼料的牲畜的價格,造成所有民生物資走揚的情況。因此,投資人更應審慎思考藉由原物料的上揚,投資相關產品賺取利潤,以彌補通膨造成的損失,而投資相關基金就是最便捷的方式。
觀察要點一:中東局勢發展
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1/2),油價首次觸及每桶100美元大關,雖然只是短暫地觸及,但以市場現階段對於高油價將導致全球產生停滯性通膨的預期心理下,不僅激勵投機性買盤,更引發投資人對經濟前景失去信心的憂慮,導致全球股市下挫。
蘇穀和表示,繼2005年Katrina颶風侵襲墨西哥灣岸,油價突破每桶70美元;2006年2月以來,武裝組織時常進行襲擊奈及利亞,由於奈及利亞不僅是非洲最大產油國,同時也是世界第8大原油出口國,不僅減少約20%的石油出口量,還令油價一直維持在每桶60-79美元區間;至2007年9月,美伊兩國局勢緊張引發市場買盤搶購,油價突破80美元(見表)。爾後,油價高居每桶70美元之上不墜。而此波油價觸及百元大關,實為去年中東產油國政局動盪不安的延續,以及美元走弱的影響,而進一步讓油價走勢更為猛烈的是美國石油庫存減少。足見中東政局已成為左右國際油價走勢重要的觀察要點之一。
表一:2007年國際油價走勢大事紀:
年代/日期 |
紀事 |
2007年9月12日 |
市場關切美國石油庫存量及伊朗緊張情勢,油價漲破八十美元。 |
2007年10月18日 |
石油電子交易價衝破每桶九十美元。 |
2007年10月26日 |
憂心土耳其揮軍伊拉克北部及美國對伊朗實施新制裁,油價漲破每桶九十二美元。 |
2007年10月31日 |
美國公佈數據顯示供油量驟減,加上聯邦準備理事會再次降息,油價接連突破九十四和九十五美元大關。 |
2007年11月1日 |
油價衝破九十六美元。 |
2007年11月6日 |
市場揣測美國儲備油存量再次下降,油價漲至每桶九十七美元。 |
2007年11月7日 |
油價漲破九十八美元。 |
2007年11月21日 |
油價首次飆破九十九美元。 |
2007年11月28日 |
巴基斯坦反對黨領袖布托遇刺隔天,油價在連續六週跌勢後,首度站上九十七點七九美元。 |
2008年1月2日 |
油價首度衝破一百美元。 |
資料來源:遠東大聯投信整理。
觀察要點二:中、印需求與供給成長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經濟和國際能源市場新崛起的巨人。中國和印度對能源的需求,正改變全球的能源體制。同樣,世界能源市場變化對這兩個國家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縱觀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趨勢,未來在能源需求上,可望保持強勁成長。
蘇穀和表示,隨著中國和印度國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其在辦公樓和工廠中消費的能源就會更多,同時購置的家電和轎車數量也會增加。這些發展大幅度提高了他們的生活品質。然而,中國、印度、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對全球能源需求無度的結果,令人感到恐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研究統計,與目前能源消費量相比,203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成長將遠超過50%,而中國和印度合起來即占了45%。
同時,蘇穀和指出,由於中國及印度正值工業化階段,在能源成本的考量上,依然會優先考慮以煤炭作為替代能源,因此預期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仍將持續增長,而也因為中、印對能源龐大的需求,反倒使其他能源消耗國更加依賴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多自中東和俄羅斯進口),並使人們對氣候變遷和能源安全更加關注。
觀察要點三: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CO2)的大量排放,影響了地球暖化,而與以往的紀錄相比,充當全球溫度和天氣調節熱反射器的北極冰蓋,於2007年減少至往年最低紀錄的80%以下,再度警示世界各國得加緊實施減廢氣排放量的計劃。
而根據券商Morgan Stanley的研究,全球溫度若上升2.5℃,將降低全球經濟成長率約1.5%,其中影響程度最嚴重者屬印度,其次為非洲(如圖);不過,從投資角度來著眼,全球暖化為低碳產業帶來的商機,預期將持續50年以上。
圖:氣候變遷對經濟成長率(GDP%)的影響(依國家/區域區分)
Source: Nordhaus and Boyer,RICE model,Morgan Stanley Research
遠東大聯投信建議,想搭上原物料能源成長列車的投資人,除了直接投資天然資源基金,基礎建設及替代能源基金也是可以選擇的標的;因為在通膨時代,除了可參與原物料上漲行情,也有機會從全球龐大內需消費中獲利,把通膨縮水的資產再賺回來。
•相關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