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之外的歐洲經濟實力
歐洲一向被認為以奢侈品、美食、酒和時尚工業見長,但事實上,歐洲實力不僅止於此。根據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McKinsey)所做的調查,歐洲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佔有獨特地位,在世界前2000大企業中,歐洲企業占29%,生產總值共計占世界GDP的30%。
歐盟在各方面的整合行之有年,已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實體,200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3萬億美元,超過美國(13.0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家加入,這些國家有很大的比例是東歐的新興國家,將伴隨著更高速的成長。
歐洲在金融、運輸與工程等產業,甚至領先美國的態勢,當全球化已經成為抵擋不住的潮流時,大企業相對於小型企業,更有資源去迎接未來的競爭與挑戰,這將是歐洲企業的重要優勢之一;再者,強勢歐元與併購熱潮建構在制度面已改革有成的商業環境下,對歐股行情更是產生莫大的助益,MSCI 歐洲指數顯著超越近期屢創新高的道瓊工業指數,成為已開發國家股市中最閃耀的投資之星。
三大趨勢強力推升歐股行情
目前歐洲金融市場上出現三大趨勢,將持續對歐股產生利多的效應,歐股市值超越美股,倫敦的法規比紐約寬鬆,成為世界IPO中心,歐元近期穩步的升值更是吸引全球的資金流入,加上近期的荷銀併購案,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併購熱潮持續替歐股行情加溫。
歐股市值超越美股
2007年4月3日,歐洲各証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市值升至15.837萬億美元,首次超越美國,此時美國証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5.684萬億美元。過去歐洲各証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曾長期低於美國,但是隨著歐元兌美元匯率的上升,以及俄羅斯和東歐國家企業的的發展,加上歐盟區在金融體系上已逐漸改造成友善對待股東的環境,吸引新興國家在歐洲市場集資,促成了歐股市值超越美股的劃時代意義。以倫敦為例,由於倫敦證交所的限制比紐約證交所為少,2006年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OAO Rosneft)選擇在倫敦和莫斯科集資,共募集資金高達104億美元。
強勢歐元欲弱不易
歐盟經濟成長的亮麗表現中,歐元的流通功不可沒,歐元之父-Robert Alexander Mundell在1961年的MIT博士論文中,就已為歐洲提出最適貨幣區域理論,在當時堅持國家主權與貨幣不可分的思維下,Mundell認為主權和貨幣並非牢不可破,因為區域中使用單一貨幣可降低貿易成本與相對價格不確定等因素,蒙代爾在思想上可謂先驅,但他同時也是親身推動歐元的入世經濟學家,60年代成形的理論,一直到1999年才獲得諾貝爾經濟獎,歐元流通至今亦不到十年光景,世界對於歐元的需求已使得歐元欲弱不易。
目前歐元已經是19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29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的匯率與歐元掛鉤,斯洛維尼亞於2007年1月1日採用歐元,是最新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在歐盟區之外,歐元流通得廣泛,2006年5月5日,伊朗宣佈成立以歐元計價的石油交易所,另外,石油生產大國像是伊拉克與委內瑞拉,也都是傾向以歐元計價,韓國也早在2002年12月開始使用歐元代替美元作為對外流通和結算的主要貨幣,加上各國央行都在陸續增加歐元資產的比例,雖然歐元近期以來到歷史上相對高點,但是全球金融市場對於歐元的需求,絲毫沒有轉弱的訊號。
史上最大銀行併購正在歐洲進行中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荷銀併購,堪稱史上最大銀行併購案,同時也是僅次於2000年美國線上收購時代華納以及1999年英國Vodafone收購德國曼尼斯曼的全球第三大併購案,如果蘇格蘭銀行成功搶標,將改寫金融史上最大併購紀錄。
歐洲大型企業往往選擇併購來達到規模經濟的效果,由於勞動市場與商業環境的改善,歐洲企業2004年到2006年的獲利成長,和美國企業一樣有10至15%,而且IBES仍預計歐洲企業將會有8至12%的獲利成長。在獲利成長良好,加上現金水位偏高的情況下,併購活動將會持續進行。以最新的併購金額統計來看,2007年4月歐洲併購金額4512億美元,年初至4月底累計9481億美元(參照圖一),為2006年整年度併購金額的55%,而2007年5月份至今已累計648億美元。
圖一:歐洲每月併購金額統計
資料來源:Bloomberg(單位:百萬美元)資料截止至時間2007年4月
及時掌握上升中的歐洲之星
從深層的制度面來看,歐洲區域整合已發揮成效,活化經濟體,在基本面上,失業率持續下探,消費者信心指數亦維持在高檔。在經濟體的強勁表現下,反映基本面的貨幣-歐元,也是日益強勢,升值態勢吸引全球投資人,而歐洲企業規模擴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舉足輕重,併購潮如火如荼,持續擴大企業規模以將觸角延伸到全世界。
建議投資人在全球化浪潮中,投資成熟市場的大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更顯優勢,並且注意併購熱絡的產業,股價強勢走高的機率增加,像是歐洲金融業,而在資產的貨幣組合上,因為貨幣走勢最終還是會反映經濟表現,投資人並不用擔心目前歐元趨勢會在短期之內逆轉,應及時掌握成熟市場中最閃耀的歐洲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