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27 09:00:30 記者 周佩宇 報導
美國預計對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隨著開徵日期逼近,總統川普日前再次強調,將按計畫執行,進一步加深市場對供應鏈調整的關注。高爾夫球具代工業者指出,美系品牌客戶部分產品送往墨西哥組裝,政策實施後恐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布局。
外界關注高爾夫球具產業是否會因此將更多組裝業務轉移至亞洲,以避開北美關稅成本,但業者認為,影響恐怕不如想像中劇烈,關鍵仍在於客製化訂單的價格轉嫁能力,而中國則幾乎確定將持續面臨更大的關稅壓力,必須進一步調整出口策略。
目前,美國對中國高爾夫產品的關稅已從7.5%增加至12%以上,若再加徵10%,出口美國的中國製球桿、桿頭關稅將突破20%。相較之下,台灣與越南輸美產品的關稅維持在4.4%至4.9%,在生產成本上具相對優勢。
若細分區域產線,高爾夫球具市場近80%為標準品,過去這塊大多是在亞洲代工廠組裝,20%至30%客製化訂單則會在墨西哥或美國本地組裝,所以目前關稅影響主要在後者。然客製化產品單價較高,品牌廠商往往能夠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影響有限。因此,即便美國提高對墨西哥或加拿大的關稅,也不見得會推動品牌廠商調整生產模式,大幅提高亞洲的組桿比重。
品牌廠若調整供應鏈,減少在美洲地區的組裝,增加亞洲的組桿比重,台灣業者的營運結構會有些不同。相較於單純出口球桿,整組球具的單價更高,若組桿訂單增加,有助整體營收數字提高。然高爾夫球具的組裝製程技術門檻較低,獲利空間較小,使營收規模可能擴大,惟毛利率因此受到壓縮,產品結構將有所不同。
不過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出口美國的球具產品將因關稅提高而大幅縮減,因此生產基地多轉移到越南來規避額外成本。而業者提醒,美國政府對於「洗產地」的查核力度也在加強,未來可能要求進口產品的零組件來源更加透明,甚至規定只要含有中國製零組件,即便最終組裝於越南或其他地區,仍可能被視為中國製造,適用相同的高關稅。這使得單純的組裝轉移已不足以規避關稅,代工業者必須同步將前端製程,如球桿頭鑄造、碳纖維零件加工等遷移至越南,以確保符合市場規範,避免在供應鏈調整後仍面臨高關稅風險。
面對供應鏈變動,台灣高球代工四雄復盛應用(6670)、明安(8938)、大田(8924)與鉅明(8928)近年來持續優化產能配置,以適應全球關稅變動。其中,復盛計畫在今年將80%產能轉移至越南,降低中國工廠的生產比重,並提升越南區的生產效率;鉅明則因產能仍集中在台灣,目前未受到顯著影響,維持穩定出貨;明安在疫情期間已開始減少中國廠的產出,並強化越南產能佈局,去年更開始將小白球產線轉移,以提高供應鏈靈活度。
大田過去因為產能長期集中於江西,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動反應較慢,導致去年接單受到影響,恐進一步影響今年上半年營收表現。為降低風險,大田今年加快越南廠的建設,預計6月試量產,並於下半年逐步擴大產能;市場預期,在產線開出後,大田下半年的業績有機會回升,供應鏈競爭力也可望明顯提升。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