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20 10:47:52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附圖)表示,為了配合政府兆元投資計畫並強化新創投資環境,應進一步放寬金融資金投入創投,讓金融機構更積極參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邱德成強調,釋放金融資金投入創投,不僅能壯大新創投資,呼應政府支持新創的政策,也能為台灣建立具科技產業特色的亞太資產管理中心奠定基礎,這是創投公會2025年的重要推動目標。
創投公會目標透過法規鬆綁,引導更多金融資金投入創投,再進一步轉投資新創事業,與政府強化創投投資環境的政策方向一致。邱德成指出,與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擁有充沛的金融資產,若能導引金融機構投資創投,將為台灣打造獨具科技產業優勢的資產管理中心。
根據創投公會統計,金融機構轉投資已占台灣創投業資金來源的一半以上,創投公會會員中也有過半來自金融機構。但目前台灣金融資本雖然充裕,挹注在新創投資的資金卻明顯不足。邱德成認為,金管會應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投入創投資金,透過創投將資金流向創新型企業,強化新創產業發展。
邱德成表示,創投公會將從金融檢查調整、保險業資金釋放及ESG評鑑機制三大方向著手,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創的投資力度。
首先,調整金融機構所屬創投的金融檢查項目。創投公會去年底已向金管會提出建議,並獲得正面回應。金管會檢查局也在創投公會舉辦的「金融檢查項目說明會」中,明確表態將適度調整檢查標準。公會希望透過檢查規範的調整,讓金融機構能更積極投入創投,也鼓勵金融資金以更穩健方式進入新創投資。
其次,釋放保險業資金,導引1%經由創投投資新創。目前約70%的保險資金流向海外,其中不少經由外國基金投資海外新創,但投入台灣新創的資金歷年來僅約300億元。創投公會建議,若能引導保險資金的1%投入新創,將可創造3,000億元的資金流入,顯著提升國內新創投資量能。
為達成此目標,創投公會呼籲提高保險業投資創投的比例,將單一保險業者可投資創投基金的比率,從現行25%提升至40%,並建議壽險業者在一定金額以下的創投投資可排除在RBC(風險資本適足率)計算範圍,降低投資門檻,鼓勵保險業者支持國內新創。
最後,邱德成認為,將新創投資納入ESG評鑑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新創事業。邱德成指出,ESG核心價值在於解決社會不平等與環境挑戰,而新創企業在循環經濟、地方創生等領域能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建議金管會在ESG永續評比中,將金融機構對新創的投融資支持納入考量,確保資金流向具社會影響力的企業,進一步推動永續發展與新創產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