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08 12:00:20 記者 周佩宇 報導
美國擬擴大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措施,雖暫未涵蓋半導體項目,台灣IC設計業者短期內得以避開直接衝擊,但業界普遍已繃緊神經,關注後續政策走向與終端市場反應。業者討論若資通訊產品也受加徵關稅衝擊,恐成為費用轉嫁鏈中的一環節,終究將影響上游IC設計產業的出貨節奏與報價策略。
針對NB/PC供應鏈的影響,台廠包含聯陽(3014)、義隆(2458)、凌陽創新(5236)等IC設計業者,市場認為,目前客戶端對於關稅政策仍在密切評估中,尚無明確應對方案。一方面有品牌客戶選擇拉高訂單量,力拚在關稅正式上路前出貨完畢;另一方面,也有客戶選擇先短暫停止生產以靜觀其變。
未來不排除出現調整出貨市場結構的現象。例如,原本出口美國占比約三成的產品,可能逐季降至兩成,以降低對美市場的依賴,轉而加強歐洲、亞洲乃至非洲等地的通路布局。同時,也有代工業者傳出尋找東南亞或中南美洲等替代生產基地的消息。不過實際轉移產線仍需時間與資本投入。
對IC設計業者來說,品牌客戶如何分配產能與下單節奏具實際影響。業者本身難以主導策略,只能被動等待客戶決策。若最終品牌廠選擇回溯供應鏈要求分攤關稅成本,雖理論可行,但考量NB/PC產業鏈動輒超過500家零組件供應商,協調成本極高,執行困難。因此,終端價格上調將可能成為最直接也最具操作性的做法。
進一步觀察市場變化,原本Windows 10停止支援可望帶動的企業換機潮,如今也面臨不小挑戰。企業勢必在資安風險與成本上漲之間權衡,雖仍有預算支撐換機需求,但換機數量可能縮水;至於個人用戶,價格敏感度更高,延後購買意願升高已成市場隱憂。原先業界預期2025年筆電銷售年增可達5%至10%,目前樂觀者估計可能僅持平或微幅下滑,較悲觀者甚至推估全年出貨將年減一成。
而消費性應用部分,台廠如盛群(6202)、新唐(4919)、松翰(5471)、九齊(6494)、應廣(6716)、凌通(4952)等MCU業者,其產品本身直接出口美國的比重低,多半透過客戶整合成終端產品後,再出口至美國市場。實際衝擊將取決於客戶生產據點的分布。例如,若產品於中國組裝出口,將受較高關稅影響;反之若移往馬來西亞、越南等地製造,稅務負擔則較輕。
面對關稅變數,MCU業者認為因處於資訊末端,只能靜觀客戶策略調整。部分業者自去年第四季起即感受到備貨提前拉動訂單,短期內呈現「淡季不淡」的良好出貨態勢,然川普近期再度喊出關稅大刀後,第二季與下半年訂單動能能否延續,仍待觀察。
而若以中國大陸為主要銷售市場,也面臨另一層經營挑戰。近年大陸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加上本地品牌崛起壓縮外來產品空間,台灣IC設計廠商在大陸市場的成長壓力日益加劇,營運環境並不輕鬆。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