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07 10:51:19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工具機近年為降低中國出口與分散俄烏戰爭風險,積極爭取美國市場,美國目前已成為台灣工具機出口第二大市場,佔2024年工具機出口15%,佔關鍵零組件出口占比約7%,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表示,高關稅政策勢必影響業者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佈局,進一步衝擊產業競爭力,呼籲政府能夠積極與美方協商,爭取更合理的稅率,減輕產業負擔。
另外,TMBA也在第一時間向政府政府遞交產業建言,希望政府政策能因應產業現況調整,協助業者渡過難關:
一、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顧及中小企業差異化耐受力:在營收衰退15%的設定作為紓困或貸款申請的門檻,對許多規模較小、接單量少但彈性高的中小微企業而言,實際上難以符合條件。建議政府能有更彈性且差異化的認定機制,視產業類型、企業規模與實際衝擊程度放寬條件,讓真正需要的業者能即時獲得協助,不讓紓困資源淪為形式或落空。
二、維持資金流動,避免抽銀根:許多業者已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技術、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政府相關的投資補助與貸款計畫不應縮水或延宕,以免雪上加霜,反致企業周轉困難。
三、擴大內需,建立多元市場支撐:在出口市場面臨不確定性時,應加大國內公共建設、自動化升級及智慧製造的內需釋放,鼓勵採用國內工具機設備,加速國內產業升級,也成為製造業的重要支撐。
四、彈性協助不同產業型態物流因應:不同規模與市場區域的廠商,在面對美國關稅調整時所需的物流調度、報關配套與市場轉移策略各異,建議政府協助建立諮詢平台與專案窗口,快速因應業者需求。
五、推動人才轉型培育,奠定產業永續升級基礎:面對全球綠色轉型與數位化浪潮,產業人才結構亦需同步升級。建議政府強化針對中小企業員工的綠色製造、AI應用與數位工具等再培訓資源,加速企業內部轉型動能,為台灣未來的智慧化與淨零轉型打下厚實基礎。
受到高關稅衝擊,據了解,部分工具機廠已在與客戶討論暫緩出貨,而有些工具機廠在美國經銷商仍有庫存可因應。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