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稅戰一觸即發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突襲宣布新一輪高強度關稅政策,對來自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輸美商品課徵10%基準關稅,並針對約60個貿易障礙嚴重的國家加徵10%~50%的「對等關稅」,預計分別於4月5日與4月9日生效。隨後,中國在4月4日火速回擊,宣布對美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引爆全球市場恐慌。
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戰,掀起資本市場驚濤駭浪,不僅引發美中緊張局勢升溫,也加深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為投資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科技股淪陷 誰挺身而出?
關稅消息公布後的4月3日至4日,全球股市劇烈震盪。那斯達克指數單週重挫超過20%,正式跌入熊市;S&P500指數跌幅也逼近17.4%,恐慌指數(VIX)一度飆升至45.3,反映出市場情緒極度恐慌。
與此同時,避險資產成為資金避風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來到3.9943%。彭博美國公債總報酬指數小幅上漲,展現出避險功能。
漲價、觀望、停產?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受挫
此次關稅計畫的衝擊不僅限於市場波動,更可能對美國本土經濟構成實質壓力。進口商品成本上升,將進一步推高通膨,壓縮民眾購買力,同時加深企業對未來投資與擴張的猶豫。
富蘭克林坦伯頓指出,儘管川普關稅可能只是施壓談判的籌碼,非最終手段,但政策不確定性升高恐將持續拖累經濟表現與市場信心。
降不降息,都是問題!聯準會應對兩難
高關稅若成常態,恐引發「停滯性通膨」:經濟成長趨緩與物價上漲並行,將使聯準會陷入兩難。目前市場預估2025年全年仍有四次降息空間,但若通膨升溫速度過快,聯準會降息節奏恐被迫調整。
市場將密切觀察未來幾個月聯準會的政策動向與談判進展,尋找風險是否可控的關鍵線索。
穩住陣腳靠這招:多元債券配置全面啟動
在高波動環境中,債券展現出相對穩健的特質。富蘭克林坦伯頓認為,未來12~18個月美國經濟將逐步放緩,債券殖利率有望續降,有利債券價格上漲。
投資人可透過公債、機構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Agency MBS)與投資等級公司債降低信用風險,同時藉由配置利率敏感度較低的高收益債與證券化資產,分散利率風險。多元債券組合成為穿越市場動盪的穩健之選。
修正不等於崩盤,優質股現長線買點
儘管科技股遭遇重創,那斯達克指數自高點已跌逾22%,但富蘭克林坦伯頓認為,這波修正反映的更多是「情緒面」而非「基本面惡化」。
回顧歷史,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中,美股同樣經歷劇烈震盪,但最終企業獲利持穩,S&P500指數在2019年反彈近20%。此次亦可能複製類似走勢,尤其是美國大型科技股如「美股七雄」現階段評價已具吸引力。
富蘭克林建議,投資人應以長期角度切入市場,聚焦基本面穩健、具備現金流優勢與AI應用潛力的公司,包括科技、工業、醫療與歐日市場的優質企業。
先穩住,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