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15 06:16:32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期貨4月14日上漲,小麥與玉米則是下跌,因預報顯示美國大平原乾旱天氣有望改善。5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0.9%至每英斗4.9275美元,5月小麥下跌1.5%至每英斗5.4750美元,5月黃豆上漲0.7%至每英斗10.5025美元。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5月棉花期貨4月14日下跌2.5%至每磅65.35美分,5月粗糖期貨下跌0.8%至每磅17.69美分。
中國海關4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黃豆進口量年減36.8%至350萬噸,1-3月進口量年減8%至1,710萬噸。中國是最大的黃豆進口國,2024全年進口量年增6.5%至1.05億噸,創下歷史新高。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資深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來自美國的進口可能已受到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中國似乎已經完全停止從美國進口農產品。」
農業網站《Successful Farming》報導,中美兩國的貿易戰愈演愈烈,威脅到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流通。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川普指責中國未能尊重美國,並將中國與其他國家區分開來。中國政府的回應則表明,即使面臨風險,也決不屈服於川普的壓力。
《Progressive Farmer》雜誌的克里斯·克萊頓(Chris Clayton)報導稱,如果形勢不改變,中國買家短期內可能難以再考慮進口美國黃豆。美國黃豆協會表示,當前中國對美國黃豆的進口關稅、正常關稅以及增值稅疊加起來,將進口成本推高至接近115%。
美國黃豆協會主席卡雷布·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表示:“如果將一英斗的黃豆出口到中國,而在美國的價格是10美元,那麼它到達中國後將花費21.50美元加上運費。”美國黃豆農在2018/2019年貿易戰期間損失了近2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美國豆農遭遇了來自巴西的永久性需求損失,巴西的對中國黃豆銷售量大幅上升,中國企業也因此加大了對巴西的投資。
《AgWeb》記者泰恩·摩根(Tyne Morgan)報導稱,隨著貿易戰的升級,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已經降至多年來的最低點。儘管中國仍是美國黃豆的最大出口市場,但其進口量已遠低於2018年貿易戰之前的水平。中國是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佔全球黃豆貿易量約六成比重。
根據農業網站《Terrain》的分析,中國的經濟困境以及多年的囤積減少了對美國黃豆的需求,2024/2025年度進口量預估將下降3%至40億英斗。Terrain分析指出,很難扭轉這一趨勢,巴西一直在向中國提供黃豆(2022/2023年度提供的量是美國的近三倍)。
美國農業部本月報告將2024/25年度美國黃豆期末庫存預估較前月下調500萬英斗,至3.75億英斗,符合市場預期。黃豆產量預估維持不變,但進口上調500萬英斗至2,500萬英斗,令總供應達到47.34億英斗。壓榨用量上調1,000萬英斗。報告將種子用量下調300萬英斗,最終總使用量上調1,000萬英斗至43.59億英斗,期末庫存下調500萬英斗。全國平均農場價格預估仍為每英斗9.95美元。
報告將全球黃豆期末庫存預估上調106萬噸至1.2247億噸。巴西與阿根廷產量分別維持在1.69億與4,900萬噸。對於2023/24年度,報告將巴西產量上調150萬噸至1.545億噸,反映了對使用數據的重新檢視。中國黃豆進口量預估維持在1.09億噸不變,較上年度的1.12億噸略減。中國國內黃豆產量預估將年減0.9%至2,065萬噸。中國黃豆需求量預估將年增5.8%至1.289億噸,對進口黃豆的依賴度達到85%。
路透社市場分析師卡倫·布勞恩(Karen Braun)撰文表示,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中國已經購買了2,212萬噸的美國2024/25年度黃豆,這是自2018年貿易戰初期的前兩年以來的同期新低。儘管如此,中國仍佔美國黃豆總銷售量的48%,顯示其在黃豆貿易中的重要性。
美國農業部4月7日公佈的每週出口檢定報告顯示,美國黃豆截至4月3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804,270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29%;較前週減少1%,較上年同期增加64%,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363,489公噸)、埃及(140,658公噸)、墨西哥(82,301公噸)。去年9月起的2024/25年度,美國黃豆出口檢定量年增11%至41,554,613公噸。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