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全球科技股依然持續受到美國政府政策命令、關稅政策等影響,波動持續增加。市場關注科技的議題有三: 1.大雲端商AI軍備競賽的投資是否過多或減緩,
2.AI伺服器相關公司的獲利狀況, 3.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
大雲端商AI軍備競賽的投資是否過多或減緩部分,即使市場擔憂過度投資,目前各大雲端商並沒有投資減緩的跡象。甚至,這波大語言模型競爭力強的Meta更加碼,打算投資將近1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興建AI資料中心,一步步落實今年AI投資額高達650億美元的計畫,且即將釋出Lama
4。而微軟800億美元投資、 Oracle 與其他公司合作投資4年5000億美元等,都證實即使資料中心擴建中有趨緩的一天,但目前沒有看到跡象。
AI伺服器相關公司的獲利狀況部分,由於輝達訂單需求強勁而新一代AI伺服器難度又增加,目前公司策略以盡快出貨為主,不追求獲利率,在產品量產初期,造成平均獲利率下滑,量產後數字會有所增進,市場預測今年Q4公司及相關供應鏈的獲利率將會看到提升。
應用方面,市場由雲端建設逐步轉向邊緣AI實際應用, AI Agent、電動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 AI健康醫療相關應用開始加速。特斯拉FSD已更新至第13版本,除了美國以外,澳洲、中國都已落地,尚在等待歐洲許可證。
Robotaxi部分,目前已拿到德州許可,預計今年6月上路,這些車輛將完全自主運行,不需要駕駛員監督;美電動車最大市場加州,也已拿到"運輸特許經營許可證(TCP)",可用Robotaxi來運送特斯拉員工,作為加州全面營運Robotaxi前導。
最後,影響市場最大的莫過於川普的關稅政策。其宣布對全球多個國家的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幾乎所有國家輸美商品都將被課徵至少10%的基本關稅,對一些「嚴重違規者」徵收更高的關稅,例如中國商品加徵34%,台灣商品加徵32%,歐盟商品加徵20%,日本商品加徵24%。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國宣布稅率後,北京立刻採取反制,也對美國課以34%關稅,並對16家美國實體實施出口管制,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還有稀土出口、不可靠實體清單等。中國的措施影響,除了自身確認與美國對打關稅戰,更重要的是,也為其他大國做了妥協以外的其他示範。歐洲表示美國違反WT,並考慮跟進類似措施。各國可能的反制,影響層面市場或美國都始料未及,市場加速下跌。
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關稅的經濟影響可能遠超預期,貿易戰升級恐慌重挫全球風險資產。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中國根據形勢需要隨時可降準、降息應對美國濫施關稅。雖然投資氛圍極差,然市場評價已跌至-3倍標準差,超賣。前次位於-3標準差為Covid-19期間。
科技類股新的應用持續推出,我們仍相對看好科技類股發展,部分類股短期漲幅已高,基金將進行換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