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4-28 18:46:00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最新國民所得概估,今(2022)年第一季GDP年增率概估為3.06%,雖然民間消費不如預期、僅呈微幅成長,投資也低於預期,但因出口大幅成長,仍使首季GDP概估較2月時的預測上修0.06個百分點。而根據第一季GDP概估、加計2月時公布的第二~四季GDP預估,則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微幅調升至4.43%。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吳佩璇(附圖)表示,受惠商品出口成長,第一季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成長8.9%,優於原先預估的7.31%,這是讓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的主因。
雖然出口表現強勁,但第一季民間消費表現就不如預期。吳佩璇指出,第一季防疫管制措施放寬,且有政府振興方案挹注,不過,天氣濕冷加上疫情反覆,抑制了休閒娛樂相關服務消費反彈力道,交通、休閒娛樂消費均仍顯疲弱,加上物價漲幅亦高,第一季民間消費僅微幅成長0.23%,較預測數下修0.99個百分點,表現低於預期,對經濟成長貢獻則為0.06個百分點。
而投資的表現也不如預期,主計總處表示,資本形成部分,因廠商擴增產能、綠能設施布建與運輸業者擴增運力之態勢延續,第一季新臺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增加10.00%,國內製造業投資財生產量亦增11.65%,營建工程、機械設備及運輸工具投資皆呈擴張,併計智慧財產及存貨變動,並剔除物價因素後,概估資本形成(包含政府、公營與民間固定投資以及存貨變動)實質成長7.19%,較預測數下修1.48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貢獻1.83個百分點。
對於資本形成下修幅度較大,是否代表廠商投資動能不如預期?吳佩璇表示,根據電子大廠目前在法說會釋出的訊息,主要大廠今年的資本支出並未下修、投資計畫仍持續進行;第一季資本形成不如預期的主因,是半導體設備的交期延長,使得相關設備進口成長低於預期。另外,第一季資本形成中也發現一個亮點,即受到離岸風力發電建設需求、以及航商添購新船的帶動,運輸工具投資表現較其他產業亮眼。
另外,關於中國大陸封城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吳佩璇表示,上海封城始於3月27日,所以第一季還看不出來有太大負面影響,但因上海和周邊的江蘇、昆山等地有很多台廠,目前仍有部分廠商處於減產或停工,且兩岸經貿往來十分密切,台廠部分零組件可能來自中國,因此勢必會對第二季經濟帶來明顯影響;而主計總處在5月更新經濟預測時會做整體評估。
關於俄烏戰爭的影響,她則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與台灣的直接貿易往來很低,因此直接影響很小,影響主要是反映在原物料價格上漲的間接影響。
至於今年全年經濟預測,吳佩璇表示,本次並未更新第二至第四季的GDP預估;而根據2月時公布的預測,第二、三、四季GDP分別為4.54%、5.09%、4.94%,經調整第一季GDP為3.06%後,全年經濟預測為4.43%;而5月底時主計總處將正式公布全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