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6-27 14:04:0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通通訊社報導,中國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上週六(25日)於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季度論壇表示,儘管預期中國經濟於今(2022)年下半年將出現強勁反彈,但仍難以實現5.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據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報告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長率為4.7%,其中,上半年實際增速為2.7%,下半年隨著新冠疫情受控、政策顯效,增速有望達到6.4%。
王一鳴指出,雖然中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將出現強勁反彈,但受疫情衝擊和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將難以實現5.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他認為,中國可考慮透過不計入財政赤字的特別國債發行,與貨幣政策更好的配合,進一步推動內需動能,因而預測特別國債發行等經濟支持政策將會在短時間內推出;此外,還可研究透過貼息來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消費、信貸業務,透過政府適當補貼、金融機構適當讓利來發放低息、免息的消費信貸,以推動消費。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季度論壇預測報告指出,在基準情景下,上半年中國實際GDP增速為2.7%;下半年隨著疫情因素的極大緩和,在宏觀政策全面發力、市場實體修復調整的共同作用下,受抑制的消費及投資需求充分釋放,產業鏈、供應鏈有效恢復,經濟將實現強勁反彈,實際GDP增速有望達到6.4%,全年GDP增長率預計為4.7%。
報告中針對中國政策層面提出多方面建議,首先,要科學規劃經濟增長目標和相匹配政策,考量到第二季增速明顯回檔,建議堅持全年5%至5.5%的目標並追加與之相符的政策力道,以確立下半年的宏觀政策定位及發揮預期引導作用;其次是把握提振復甦信心的窗口期,對穩經濟一籃子政策進行中期擴容與工具創新,過往簡單的微調已不足以因應下行風險。
再者,報告中亦認為,要高度重視各類微觀市場實體行為模式變化的宏觀經濟後果,尤其是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行為「保守化」,將導致傳統政策手段及預調微調模式的失效,因此,必需要有針對性的政策,且達到一定的力道;此外,經濟工作的重點應從短期救助轉向有效需求的快速擴展上,實現向市場型深度復甦的順利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