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至其他港口等因素,美國南加州貨櫃塞港危機已解除
南加州貨櫃塞港危機已解除
據此間媒體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供應鏈危機,目前全美塞港最嚴重的南加州海港貨櫃船危機已解除,原因包括貨櫃船排隊機制、新的貨櫃場,以及政府計畫促進各方合作等,然而華爾街日報表示,最大因素可能係因進口量減少及貨輪分散至其他港口所致。
南加州海事交易所(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表示,洛杉磯港與長堤港今年1月曾停泊109艘貨櫃船,本周則減至四艘,塞港情況儼然解除。航運專家表示,未來幾天前往美國主要進口海港的亞洲進口貨櫃船較平時少,長期塞港的貨運量亦正在減少。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其他主要海港及內陸貨運樞紐的貨物依然延誤,然加州大港口塞港的情況已結束,此亦顯示曾困擾零售商與製造商的廣泛供應鏈危機已解除。領導白宮供應鏈危機小組的「國家經濟委員會」副會長Sameera Fazili表示供應鏈危機於去年造成通膨,當前情況顯然好轉。
港務局與拜登政府官員指出,諸多因素解決了塞港危機,包括較嚴格的排隊機制可使貨櫃船排在太平洋上、新的貨櫃場釋放了碼頭空間,以及政府規畫強化經銷商、港口、鐵路和拖車業者間的合作。然而最主要的因素可能係因航向美國最忙碌進口貨櫃海港樞紐的船隻變少了;貿易數據分析指出,美國的貨品進口量正在減少,另一原因為部分貨櫃船為免塞在南加州而改駛東岸及墨西哥灣。
港務數據顯示,9月份洛杉磯與長堤港總計處理68萬6133個進口商品貨櫃,較2021年同期減少18%,亦創下2020年6月以來最低紀錄;8月進口量同比2021年減少12%,且相較往年航運尖峰季驟跌。喬治亞州薩凡納港(Savannah)、休士頓、紐約及新澤西州的港口,幫忙消化了躲避塞港而轉運的貨櫃船;近幾個月,大型量販業者已取消今年稍早的暴量訂單,且因消費者的購買模式轉變而庫存過剩。
供應鏈數據分析集團Descartes Datamyne報告指出,美國9月份進口的貨櫃較去年同期少11%,較8月份減少12.4%。丹麥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則表示,隨著需求減緩,未來幾周的太平洋海運航線運量將減少26%到31%不等,凸顯貨運商已準備好因應預訂航運班次持續減量的情況。(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