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與建議
-
從已成熟的產品線PC、Graphic、CD-ROM…等產品來看,目前台商所佔營收比重仍僅10%左右,這一部份台商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
在台灣產業的群眾效應正邁往數位相機、NB及手機業。這其中電源管理系統的角色日益吃緊,品質及性能的要求也倍於已成熟的PC市場。產值的貢獻預估達156億,等同於新增一個已成熟市場的龐大商機。
-
除茂達在02年成長36%,立錡成長64%,沛亨也有近54%的營收成長。以茂達對04年的預估來看,各家廠商當有三成以上的成長。公司成長實績亦有良好的表現。
-
茂達(6138)在自Q3起進入旺季及下半年的換機需求,並且數位相機應用…等各項新產品帶動下,Q3營收已可望成長約34%,並且Q4仍可成長近一成,投顧預估今年全年EPS將可達4.36元,04年EPS
6.31元,建議為主要買進標的。和立錡的比價效應也為題材之一。
-
立錡(6286)一般認為其技術領先,在今年全年獲利財測上也有10元的高水準,將於10/21日上市,上市價格168元,也為推薦買進。
-
新興電源管理IC陸續興起,如崇貿、尼克森、富微、富晶、易亨…等,台灣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族群已見完整,將有陸續掛牌的效應。
一、前言:市場的大致介紹
什麼叫做類比IC:與真實世界的連接界面
自然界原始的訊號,舉凡聲音、光線、溫度…等,皆是連續資料的型態存在,而吾人欲重現、描述其資料,只能以比擬的方式加以呈現,故稱之類比。相對之為邏輯,其運算原則主要在根據基本邏輯條件而決定其結果的真假,功用重於運算,由於其結果的呈現多以0、1二元為表徵,故又稱為數位IC。在所有的半導體完整的系統製品中,皆大致可分成:與環境的界面、資料運算核心、人與機界面…等三大部份,其中除資料運算屬邏輯IC外,其餘二者即是所謂的類比IC。邏輯IC和類比IC皆是產品中不可或缺的部份。
長期以來業界受到PC的影響,較側重數位電路的發展。而以單一晶片的價值而言,數位晶片也倍於類比晶片。各PC主要的核心晶片,CPU、晶片組、DRAM、繪圖晶片…等,皆是屬數位電路,這其中雖然如繪圖晶片或有若干類比電路,但比率並不太大。在PC中的南橋為各項週邊晶片匯流之始,類比的成份相對大於前所述晶片。呼應我們先前所強調的概念,唯有週邊界面(人機界面)、通訊裝置(電流)、音效(聲音)、影象(光線)…等,是屬是PC中專屬類比的部份。然而在長久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輕易的發現到其規格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和類比概念屬模仿重現其資料的本質有關,進步極其有限,而PC產品也一直對界面不太重視,這也是由於數位晶片進展的空間仍大所故。相對於PC,消費性產品類比晶片的角色較為吃重,然而以音效、光線為例,人類對聲音聽覺及光線都有其可聽可視的範圍,聲音最高只有20kHz,運用24位元的PA轉換器,已足以涵蓋所能辨別的範圍,類比的進展相對有限;是以在多數的類比IC市場的競爭,對生命週期極長的類比IC,只扮演維護的角色,市佔的取得和競爭關系,往往仍是以價格為主要的依歸。
台灣IC設計業者多具有類比設計實質產品,但其產品價值仍多受邏輯部份影響深遠:
在類比設計人材普遍缺乏的情況下,台灣IC設計業多走向以邏輯設計為主,以光碟機為例,大部份的台商光有BACKEND的邏輯控制晶片,但在FRONTEDND的類比部份如PA…等產品的開發整合往往無能為力。而能夠率先開發出的廠商,多可在市場佔有優勢,這也是聯發科在前端類比部份開發有成,並成為其能主宰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瑞昱產品中,網路卡的收發器或實體層(PHY)和控制器的整合,也是屬於類比部份。此外LCD驅動IC、手機RF、Bluetooth晶片、USB實體層…等各項台商主導的IC市場中,類比設計也是其重要的一環,但究其成效,各項產品的開發進度、市場競爭優劣及規格的變動,往往著重於邏輯為核心,類比的部份往往不是其擅長的部份,在開發初期多外購以節省研發時間,而隨邏輯部份的變動迅速,此類型的類比電路價值及生命周期,和後續提及的電源管理IC有相當大的不同。
綜前所述,類比電路設計長期少有概念上突破性的變動,在多數產品多為支援角色下,目前可確實掌握市場,形成產業的區隔者,唯有電源管理IC。
以在設計技術和產能支援上角度來看,電源管理IC產業提供長期穩定供類比設計人材生存的空間,其少涉足數位技術的產品特性,也使得數位IC的過度競爭尚無出現在電源管理IC市場。然而由於製程的特殊性,國際大廠如Maxim、Linear
Tech等IDM大廠在過去掌握了產能、人材及市場,這在近年來國內晶圓代工慢慢提供了相關的生產產能及技術,電源管理IC產業也才慢慢地從台灣興起。
在各項複雜先進的系統產品中,其各元件(如主機板中的CPU、晶片組、Graphic、DRAM…等)在電壓的使用上有不同的範圍,並且在省電、環境等綠色概念下,休眠、低速運轉、高速運轉…等各種狀態、不同效率的呈現,這其中在電源控制上有極複雜的需求,這其中,所有參與管制功能的IC即被稱為電源管理IC。
興起的背景和台灣產業的群聚效應以及晶圓廠的支援日益方便:
就發展歷史來看,美國電源管理的相關IC早在40年前即有蓬勃的發展,台灣則是主要在1990年第一家電源管理IC沛亨的成立,開始了產業的興起。在初期,由於人材及國內晶圓廠製程多以服務數位邏輯IC為主,在產能及生產成本無法取得優勢的情況下,故產業在發展上倍感艱辛。
而在近五年,由於在數位IC陸續轉到先進製程後,不但台積電、聯電低階6吋晶圓廠產能陸續釋出,包括漢磊、元隆電子、茂矽6吋晶圓廠及立生5吋廠…等廠的生產技術也多有突破(加上世界先進8吋晶圓廠)必須面對尋找新代工產品的壓力,類比IC產品只需要0.35微米以上,甚至電源管理IC多以0.8~1μm等非常成熟的製程,台灣晶圓廠的條件改變帶來本地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興起的機會,新產業供應鏈的建構正在成形。
產能角度來看,台灣晶圓廠供給量並不缺乏,但若在製程技術多元化上要與德儀等全球IDM大廠相比,還有成長空間,因為類比IC對高階製程需求不高,但是類比IC在晶圓製造上,包括混合訊號製程在內,都必須提供多樣化與穩定度高的製程技術目前成熟的應用:PC、Graphic、CD-ROM…等PC周邊。
在不同的產品應用類型上:大致上主要有可分成三種類型的產品,PWM、LDO、MOSFET(…等,各項分離式元件),分述如下:
LDO:又稱線性穩壓IC,其功能在穩壓之餘,降壓也多所應用。由於設計構造相對簡單,因此成本及售價便宜,沒有Noise,線路簡單,但只能用在降壓。從高電壓降到低電壓。不能用在太高的電流,只有在成熟低價的產品才會用;如PC及DVD-Player、CD-ROM…等,但運作電流超過5安培以上則需用切換式電源管理IC。此產品應用範圍極廣,幾乎涵蓋所有資訊科技產品,大部份公司成立初期,即以此類產品為主要收入來源,多數台商目前仍多停留在此一部份。
PWM
IC:脈波寬度調變控制器(PWM),又稱切換式電源管理IC。是藉由截止週期的調變來延長切換週期,因而能大幅降低在輕載及無載時的能源耗用(例如休眠狀態)。而此截止週期調變功能則是利用固定鋸齒波產生器之充電電流,並調變其放電電流而達成之。相對於LDO,線路較複雜,成本高,但轉換效率高,速度快。有彈性可降壓昇壓。
MOSFET(分散式元件):用於IC 電源供應,主要為控制電路,功能近於開關。
以安森美的電源管理晶片為例:其部份產品整合了電池充電器、完整的音頻功能、兩個同步降壓調節器、兩個LDO、重置電路、和電壓保護,而且皆可用軟體規劃。此外,並內建有振動驅動器、開關、類比至數位轉換器和SPI介面。並非是單一元件運做,在設計上也較為複雜。
以下我們以AC轉DC的電路為例:說明在一項簡單的功能中,其實需要多項分離式元件的參與,而電源管理IC將其整合在其中。
圖一、AC轉DC示意圖
資料來源:元大京華投顧整理
由圖二說明,從台灣IC設計業者實質參與的產品線來觀察,在產品線相對齊全的MB上,其高低階不同的產品設計障礙仍是存在。
在主機板的V-CORE產品部份:一般用到1組PWM、9顆MOSFET及1顆Regulator,這一部份的PWM,國內僅有立錡切入。另外由於繪圖晶片運算效能也在持續提高,已經無法以單純線性穩壓IC控制,加上電源切換IC與MOSFET組成晶片組將成趨勢。手機、NB…等手持式商品的電源要求更加精密,在產業上也多被劃分成高階產品。
相對如網通卡及光碟機,通常不用PWM只需LDO即可,在技術上相對較為簡單。
類比IC的出現可有效減少分離式元件的使用,如二極體,部份例子甚至可節省多達27個外部元件的使用。
分離式元件:
- 整流二極體:diode
rectifiers:主要用在電腦週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用途為整流:將ac轉成dc
- 蕭特基二極體:schottky barrier
diodes:主要用在交換式電源供應器、整流器:特性是整流及電流回復時間快。
- 快速回復二極體:fast recovery rectifiers:近於蕭特基二極體。
- 突波抑制器: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用於pc、消費性電子:特性為抑制高於正常電壓之突波,吸收其能量。
- 閘流體:thyrisiter:用於通訊產品…等,其元件特性為過濾雜訊、檢測訊號…等。
- 功率雙載子電晶體:bipolar power transistor:功能為信號放大。
-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power mosfet:用於ic 電源供應,主要為控制電路,功能近於開關。
圖二、主機板電源規格介紹
資枓來源:茂達,元大京華投顧整理
若以功能來區分,可分成:功率轉換應用(power
conversion)、功率放大作用(amplification)、切換開關(switch)、線路保護(protection)、整流(rectify)。
二、電源IC的成長:類比IC、分離式元件的的產業成長趨勢
在半導體的分類中,主要分成積體電路、分離式元件、光學元件。在積體電路中又分成四大項:分別是邏輯IC、微處理器、記憶體、類比IC,這也是一般我們所熟知的分類。在本文章中所探討的電源管理IC在資料的搜集上較不成類,在一般的統計歸屬上,部份屬於類比IC、部份屬於分離式元件;一般而言,今年全球半導體的成長性,以SIA的統計為例,分離式元件及類比IC的成長略低於整體半導體平均,分別是7.3%及7.9%,這和Flash、DSP、光電元件…等熱門應用IC商品動輒二成以上的成長有顯然的不同。由於
是項產品在應用於生產技術上多已成熟,在使用功用上也多屬輔助性質,因此長期成長平穩,依循著整體產業的景氣波動而變動。
其中最大的是功率電晶體(power
transistor);功率電晶體主要是包含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雙載子電晶體、IGBT…成。其中以MOSFET的成長最為重要,除佔比重增加未,也意味成長率將高於分離元件的總合平均,其餘部份只是和平均值相當。
表一及表二的成長數值,以台商正從零開始成長的情形下,實難反映出真正的成長力道,考慮台灣IC業者初創所必跨入的三大市場PC、Graphic、CD-ROM…,我們分析其產值和成長的可能性:
表一、03~06年各類IC產品銷售成長預估:
IC種類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銷售額 |
年增率 |
銷售額 |
年增率 |
銷售額 |
年增率 |
銷售額 |
年增率 |
微處理器 |
258 |
8.1% |
286 |
11.1% |
307 |
7.0% |
319 |
4.0% |
DRAM |
157 |
2.9% |
225 |
43.0% |
164 |
26.8% |
213 |
29.6% |
Flash |
97 |
25.0% |
121 |
25.0% |
135 |
11.0% |
128 |
-5.0% |
DSP |
62 |
27.7% |
75 |
20.8% |
91 |
21.0% |
96 |
6.0% |
分離式元件 |
132 |
7.3% |
149 |
12.1% |
163 |
9.4% |
168 |
3.3% |
光電元件 |
83 |
22.0% |
95 |
15.0% |
106 |
11.7% |
112 |
5.6% |
類比晶片 |
258 |
7.9% |
294 |
24.0% |
334 |
13.5% |
351 |
5.0% |
邏輯元件 |
342 |
9.6% |
386 |
12.6% |
431 |
11.7% |
452 |
5.0% |
微控制器 |
103 |
9.9% |
117 |
14.0% |
121 |
3.2% |
143 |
18.5% |
資料來源:SIA 03/06 單位:(億美元)
表二、00~04年分離元件各元件的比重:
|
00年 |
01年 |
02年 |
03年 |
04年 |
Diodes |
15.4% |
13.3% |
13.5% |
13.4% |
13.3% |
Small signal
transistor |
21.2% |
17.9% |
17.8% |
17.9% |
17.9% |
Power transistor |
42.1% |
48.1% |
48.4% |
49.0% |
49.4% |
Rectifiers |
14.8% |
14.2% |
14.4% |
14.1% |
13.8% |
Thyristor |
4.9% |
5.1% |
4.4% |
4.3% |
4.2% |
All other discretes |
1.6% |
1.4% |
1.4% |
1.3% |
1.3% |
資料來源:WSTS 02/03
表三、台灣電源管理IC目前所能進入的市場規模推估:
|
LDO(元) |
MOSFET |
PWM |
市場數量(台商) |
總計 (百萬元) |
PC MB |
25 |
60 |
80(3+4顆)40元 |
1億片 |
16,500 |
Graphic |
10(2顆) |
10(3顆) |
10(1顆) |
2000萬片 |
600 |
光碟機 |
25 |
0 |
0 |
7000萬台 |
1,750 |
金額TOTAL |
4,450 |
6,200 |
8,200 |
|
18,850 |
資料來源:元大京華投顧 03/09
觀察表三,以台灣三大電源管理IC廠來說,其電源管理IC營收的總合不過是立錡9.6億(含PWM)、茂達4.4億、沛亨6.6億,其營收合計不過僅20.6億,僅為市場產值的10.9%,若純以LDO的市場來看(技術層次相對較低,台商產品規格齊全),一年44.5億的市場,市佔不超過50%。由這個角度來觀察,即可清楚了解,何以台灣電源管理的IC設計公司,能以年成長30~50%的速度不斷地向上成長,而處於現階段的電源管理IC市場,台商對外商的進口取代,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不論是低階LDO產品,或高階PWM
IC(例如:支援CPU電源管理)。
而就策略上來看,由於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現階段仍以單顆晶片設計為主,較於美系類比公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產品線仍未臻完善之前,台系IC設計公司僅能單點突破客戶。由於台灣的產品多是外國內廠商4~5年前的規格。低價將仍是主要的競爭策略,但以目前的現況來看,維持30%以上的毛利率當仍不成問題。
在成熟產品之外,台灣產業的群眾效應正邁往數位相機、NB及手機業。其特性皆在可攜式的需求,同時達成低功耗、高性能、體積小巧已是必然需完成的任務,這其中電源管理系統的角色日益吃緊,品質及性能的要求也倍於已成熟的PC市場。是以產品單價普遍較高,雖市場數量低於PC
1億台這麼龐大的量,但產值的貢獻預估達156億,卻是新增一個已成熟市場的龐大商機。(表四)
表四、台灣電源管理IC未來潛在的市場規模推估:
|
LDO(元) |
MOSFET |
PWM |
市場數量 (台商) |
總計(百萬元) |
數位相機 |
4 |
40 |
20元 |
2000萬台 |
1,280 |
NB |
10 |
100(20~30顆) |
150(4顆) |
2500萬台 |
6,500 |
手機 |
總產值達175元(含PWM 35元) |
4500萬支 |
7,875 |
TOTAL |
|
|
1575 |
|
15,655 |
資料來源:元大京華投顧 03/09
在開發的技術需求的考量上,以數位相機為台灣IC設計業者最易切入的產品。這部份的貢獻在茂達Q3的營收成長即可明顯查覺。而NB部份需求台商仍大有可為,但核心PWM商品短期仍多掌控在外商手中,這和OEM商對系統要求較為嚴苛有關。最後是手機,其對電源的控制更是斤斤計較,開發難度也是最高,這將是所有台商未來尚待努力之處,目前有切入的廠商,多僅是著墨於電池保護的部份。
三、國內廠商的介紹
目前各項產品仍主要是掌握在外商的手中,而以Intersil、ON-Semi、ADI、STM、Maxim、IR為主,競爭狀況如下:
表五、電源管理IC,國內久競爭概況
|
國外競爭者 |
國內競爭者 |
|
主機板 |
Intersil、安森美 |
沛亨、茂達、立錡、崇貿…等 |
|
CPU |
Intersil、ADI、
STM |
立錡 |
|
繪圖卡 |
Intersil、IR |
茂達 |
|
NB |
Maxim |
|
國內尚少 |
DRAM |
Intersil、安森美 |
立錡、茂達 |
|
音訊放大IC |
|
茂達、立錡 |
|
電池保護 |
|
沛亨、富晶、茂達、立錡 |
|
資料來源:立錡
目前台灣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已有不小的族群,除耳熟能詳的沛亨、茂達、立錡、崇貿外,另有尼克森、富晶、圓創、富微、遠翔、智動、致新…等,而已有明確的上市計劃者則仍是以前三大為主,在下面的介紹將以此為主:
是目前唯一上櫃的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除電源管理IC外,以類比技術為依歸,另有開發出音頻放大IC及分離式元件MOSFET,其中後者的成長在近期也是其成長的重點之一。
Q3已見三成以上成長,毛利率將上揚到32%,預估Q3 EPS
1.33元:
受旺季及數位相機應用的出貨明顯地上揚,茂達近二個月營收連續創下新高,呼應先前投顧所言新產品的助益所帶來的成長。目前Q3營收比重為:電源管理:41%,音頻放大:25%,POVWER:30多一點,HALLER約4%。電源管理中PWM則仍約七%,估計九月仍有一成的成長空間,整體Q3較Q2成長約34%,毛利率在新產品帶動下,出現小幅度的成長到約32~33%之間,預估Q3
EPS 1.33元,將較Q2成長70%。。
切入成熟產品線中的關鍵電源IC及新產品線的導入將是茂達成長的重點:
在MB及Graphic上各種線性穩壓IC已大致完善之後,茂達在近期也開發出支援MB、及Graphic的關鍵電源IC,如繪圖卡的GPU、DRAM電源管理及南北橋的電源供應。這部份的產品已開發完成,尤其是GPU的PWM已成為NVIDIA與ATi的公板設計標準之一,由於PWM
IC的單價及毛利率均較高,未來商機的成長將可有明確的表現。至於CPU的V-CORE部份,市場以Intersil、ADI、
STM等大廠為主,茂達暫時不會進入相關市場。由於PWM IC的單價及毛利率均較高,是以IC解決方案市場商機。
表六、營收比重表
|
電源管理IC |
音頻放大IC |
功率金氧半電晶體 |
霍爾IC |
|
Power Management |
Amplifier |
MOSFET |
Haller |
89年比重(6.9億) |
30.46% |
49.41% |
|
19.58% |
91年比重(9.3億) |
47.04% |
27.92% |
14.61% |
8.57% |
92年1~6月(5.7億) |
41.96% |
29.44% |
23.31% |
4.97% |
毛利率(Ave.31.7%) |
>30% |
>30% |
<30% |
<30% |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及元大京華投顧預估
茂達(6138)結論:
自Q3起進入旺季及下半年的換機需求,並且數位相機應用…等各項新產品在上半年開出,下半年已紛紛得以貢獻營收,在在都使得茂達在下半年出現相當大的成長動力,毛利率也出現類比IC中難得的成長。Q3營收已可望成長約34%,並且Q4仍可成長近一成,投顧預估今年全年EPS將可達4.36元,04年EPS
6.31元,產業前景及獲利成長性極大,本益比仍低,建議可為買進的標的,目標價90元。
研發技術良好,多能切入高毛利率產品:
我們可清楚地發現到,立錡雖然在線性穩壓的部份略大於茂達,但最主要的部份仍是在可調式脈衝控制器(PWM),這一部份,立錡主要是支援MB上CPU的使用,而這一塊是國內其他廠商所未涉足的部份,在今年年初,由於晶片組有規格上的激烈變動,電源供應規格由VRM
9.0 轉為VRM
10.0,是以立錡在這一部份的營收有明顯的流失,這在新規格推出的時期,OEM廠商回歸採購歐美IDM大廠有關。但在Q3,這一環節的營收已漸見回復。立錡係全亞洲率先足以開發VRM8.5/9.X主機板電源管理積體電路並大量交貨之積體電路設計公司。
而在其他的產品項目:如立錡本公司在主機板之雙倍速數據傳輸匯流排終端器(DDR Bus
Terminator),更單獨擁有全世界50%之市場佔有率,在主機板電源產品競爭力上,各項主要技術層次皆具有可與國際競爭對手媲美之實力。
表七、主要商品之營業比重 單位:新台幣仟元;%
業務內容 |
91年度營業收入淨額 |
營業比重 |
線性穩壓器(LDO、91系列) |
693,132 |
62.76% |
可調式脈衝控制器(PWM、92系列) |
274,535 |
24.86% |
電源保護積體電路(95系列、97系列) |
72,491 |
6.56% |
電源監控積體電路(ACPI、96系列) |
58,564 |
5.30% |
其他 |
5,738 |
0.52% |
合計 |
1,104,460 |
100.00% |
資料來源:
立錡(6286)結論:
公司預估今年營收將16.45億元,營業毛利5.63億元,平均毛利率約34.24%,營業淨利3.04億元,稅前及稅後目標則均為3億元。以股本3億計算,今年EPS
10元,但以目前累計前8月營收約12.12億元,財測達成率約73.65%,來看,則市場多預估可望達13~15元之間。由於PC客戶訂單陸續回流,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正值旺季,及新增加的LCD面板產品線,亦開始有訂單出貨下,內部預期9、10兩月營收仍可望持續走高。
今年將配發6.12元股票股利,含權上市。承銷價雖高達168元,本益比僅11.2倍(15元計算),興櫃價格約在240元左右。
為國內最早成立的電源管理IC公司:
沛亨為最早成立的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在歷經13年的成長,為國內電源IC設計培育出眾多人材。在台商於PC取代外商成為主流的趨勢下,沛亨02年營收為6.6億元,也較2001年大幅成長逾54%,營業毛利則為1.61億元,平均毛利率約24.39%,營業利益則為2,632萬元,稅前3,167萬元,稅後5,567萬元,若以公司目前股本約2.85億元估算,全年EPS為1.95元。
至於03年公司則預估,隨公司產品已成功行銷日、韓市場後,預期今年業績表現將可較去年持續成長逾30%,挑戰8.58億元。全年獲利預估可高於營收成長的30%,將可達EPS
2.5元以上。
由於登錄興櫃掛牌已逾6個月,沛亨預期最快11月即可正式上櫃交易。承銷主要券商為金鼎。
表八、沛亨營收比重表
資料來源:沛亨
四、類比電源管理IC業者各項題材的整理
1.產業取代外商趨勢正日漸展開:
從已成熟的產品線PC、Graphic、CD-ROM…等產品來看,目前台商所佔營收比重仍僅10%左右,這一部份台商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2.各家業者普遍營收成長性高,04年展望佳:
除茂達在02年成長,立錡成長64%,沛亨也有近54%的營成長。可見到產業的取代效應反映在損益表上的數字相當的亮眼。由於多家廠商仍未上櫃,公開訊息較少,但以茂達對04年的預估來看,各家廠商當有三成以上的成長。
3.立錡於10/21掛牌有比價效應外,陸續各家在
明年中前掛牌,族群標的將更加完整:
和同業和立錡比價效應的考量
立錡02年營收11億,茂達9億,兩者皆比前一年大幅成長65%及35%,發展軌跡相似,皆和國內PC產業有密切的關連。立錡線性穩壓佔64%為最大宗產品,即02年營收7.04億為此貢獻。茂達02年線性穩壓4.4億,市場佔比略小於立錡,但仍為市場台灣廠商第二大。
毛利率:立錡02年33%,茂達02年30%,略有差距但不大,所謂技術差距在獲利能力上看不出有明顯的差異性。
立錡的優勢在於多出VCORE的營收,扣除vcore立錡線穩壓6.89億,也高於茂達,不過二家廠商在主機板上仍多有發揮的空間故投顧認為,在市場仍在積極成長,獲利能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二家本益比在立錡上市之後,將可望有拉近的股價表現。
表九、立錡和茂達的獲利及股價本益比比較
|
02年EPS |
03年預估 |
股價(10/22) |
本益比(10/22) |
立錡 |
6.94 |
14.0 |
191 |
13.6 |
茂達 |
2.98 |
4.36 |
68 |
15.6 |
資料來源:元大京華投顧整理 0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