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國出口盈餘為2000年以來最低、中國續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23年2月16日初步統計,2022年德國出口盈餘為自2000年以來最低,部分原因是能源進口價格從2021年的1,753億歐元急遽上漲797億歐元,致外貿差額減少一半以上。
2022年德國自中國進口較上年成長33.6%,金額約1,911億歐元,再創新高,但同年德國對中國出口僅成長3.1%,金額約1,068億歐元,雙邊貿易逆差約達843億歐元,為1950年以來最多。2022年中國在德國出口市場地位由第2下滑至第4。2022年德、中雙邊貿易額約2,979億歐元,中國連續第7年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美國與荷蘭則分居第2及第3,雙邊貿易額分別是2,478億歐元(較2021年成長27.5%)及2,336億歐元(較2021年成長13.3%)。
自2015年以來,德國商品銷往美國均維持第一,而美國也再度蟬聯德國2022年最重要出口市場寶座。2022年德國對美國出口約1,561億歐元,較上年增加27.9%;自美國進口約917億歐元,增幅26.8%;德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約643億歐元(2021年:497億歐元)。法國是德國2022年第2大出口市場(金額約1,161億歐元,增幅+13.0%),荷蘭位居第3(金額約1,106億歐元,增幅+9.5%)。
英國自脫離歐盟後,對德國外貿之重要性連年續降:2022年德、英雙邊貿易額1,110億歐元(較2021年成長+14.1%),在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排名由第10降到第11,位居捷克之後。英國在脫離歐盟公投後的2017年曾是德國第5大貿易夥伴。
在進口商品類別方面,資訊處理設備、電子及光學產品是2022年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商品,金額約1,478億歐元(較2021年增加+13.9%);化學產品居次,金額約1,373億歐元(+44.6%);石油及天然氣第3,金額約1,311億歐元(+79.1%)。
汽車及其零配件續為2022年德國最重要出口產品,總值約2,444億歐元,較2021年成長16.0%。機器設備及化學產品則分居第2、第3,金額分別約2,084億歐元(+6.1%)與1,627億歐元(+17.8%)。
另據統計,2022年汽車及其零配件進、出口間的差額多達1,135億歐元,是德國貿易順差金額最高的商品。機器設備居次,貿易順差1,053億歐元;藥品第3,順差金額390億歐元。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 für Weltwirtschaft, 簡稱IfW)數據顯示,德國經濟對中國進口依賴遠低於普遍認知,德國製造僅小部分直接或間接仰賴中國,絕大部分仍來自德國。然中國主導全球市場與德國對個別原物料及產品供應,尤其是在電子領域,短期內中國供應地位難以取代,共計約221項產品。這些產品由中國、臺灣進口之占比在80%以上,以筆記型電腦(約80%)、手機(68%)、紡織品(69%)、音效圖卡等電腦零配件(62%)、相片元件及液晶顯示器(61%),以及特定電路板及印刷電路板(58%)等產品依賴度最高。
研究報告撰寫者之一的Alexander Sandkamp表示,德國亟需更多元化的策略,以正面因應日趨加劇的地緣競爭,並有助確保供應無虞。至歐盟視為關鍵產品之稀土及鈧、銻等用於電池生產或表面塗層的原物料,德國自中國進口比例逾85%。另德國對呼吸器、止痛藥等醫材藥品之依賴度也極高,部分進口占比也超過90%。
S研究員稱,整體而言,德國經濟對中國依賴甚低,但貿易關係一旦終止,則重要原物料、藥品等供應缺口,將令德國榮景蒙受巨大損失。按模型計算結果,如歐盟與中國脫鉤,貿易減少97%。德國經濟長期而言將減少1%,以2021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計算,相當於每年損失約360億歐元。此外,相較於德國生產所需之半成品約0.6%來自中國,美國(0.8%)與法國(0.7%)則更顯重要。(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