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盤勢】:
早上受美股收紅激勵,台股擺脫巴菲特賣台積電陰影,開高走高。被動元件族群紅通通,受惠車用晶片大廠ADI財報佳,並指出車用元件、晶片趨於緊俏,國巨應聲大漲,帶動集團凱美早盤後即攻上漲停鎖住,MLCC的華新科最高也一度大漲7%。二極體的台半也切入寧德時代供應鏈同步大漲。裕隆漲4.62%。IP股回神,創意、世芯、巨有科、智原重啟漲勢。解封概念股如航空雙雄華航大漲7%、長榮航4.2%。雄獅大漲6.6%。其他電子股也是積極表現,元太大漲7.8%、天鈺漲停、眾達8.4%。終場台股收漲117.61點、報在15550.50點、成交量為2298.4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全數下跌,其中電子、傳產及金融分別上漲0.87%、0.22%及0.75%。在次族群部份,以電纜、觀光、油氣走勢最強,分別上漲2.85%、2.22%及1.89%。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9.35億元。其中外資買超72.7億元,投信買超20.43億元,自營商買超16.16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華航、群創、長榮航、友達、元太;賣超前五大為玉山金、欣興、中興電、台泥、遠傳。投信買超前五大為群創、開發金、仁寶、友達、元晶;賣超前五大為新光金、聯電、華邦電、景碩、健策。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6.06億元,融資餘額為1577.08億元,融券增0.11萬張,融券餘額為53.15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多單增加6415口,淨多單部位15936口。借券賣出金額為40.8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65.13%、傳產32.03%、金融2.85%。
【今日盤勢分析】:
美國1月CPI年增6.4%,高於市場預期,不包括能源和食品的1月核心CPI年增5.6%。美國 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年增 6%,高於市場預期,月增 0.7%,為去年 6 月以來最大月增幅,美國通膨降溫速度可能放緩,聯準會未來持續升息的壓力不小。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類比IC廠商亞德諾半導體指出在自動化、電氣化等長期成長領域的驅動下,工業、汽車市場需求不畏景氣疑慮依舊保有韌性。亞德諾工業應用晶片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12個季度呈現季增,車用晶片銷售額也在Q1創歷史新高。
第二、研調機構DIGITIMES指出,2022年第4季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出貨年減達21.4%,預估今年首季需求依舊難有起色,出貨年衰退幅度將在1成以上。
第三、台股處於上有15600反壓下有15300跳空缺口支撐的夾心餅乾位置,成交量終於回到2200億元,如果能拉升到2400億以上才有機會往上突破。預期仍是區間震盪,但是中小型股仍是活絡。
第四、盤面輪動快速,人流復甦、被動元件、車用零組件、AI智能為盤面短線強勢族群,短線看好雲品、雄獅、美食KY、國巨、華新科、光頡、德微、台半、順德、良維、世芯、創意、智原。
【投資策略】:
美國1月CPI年增6.4%,PPI年增6%,紛紛高於預期;加上美國2023年1月零售銷售額月增3%,為近2年來最大增幅,遠超預期;且聯準會偏鴿派的副主席布蘭納德 (Lael Brainard) 將出任拜登經濟顧問,使聯準會鴿派勢力減弱。巴菲特第4季大賣台積電,造成台股跌破短均線,回測月均線支撐,靜待指數止跌回升,重新站上短均線,才會是比較好的布局時間點。指數震盪加劇,選股不選市,看好中小型股表現,如新能源、電動車、ChatGPT 相關高速運算、金融及補庫存原物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