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Rick Rieder
2025年是重新評估投資組合中各項資產類別定位的絕佳時機!股票、債券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在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改變。拆解這些資產的基本面,並考量總體環境,有助於以一個全新的框架,建立預備好迎向未來的投資組合。
債市投資》天期愈短、殖利率愈高 債券報酬反而愈佳
債券,包括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為主的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US Agg),其報酬率表現與利率具備高相關性,但2024年的表現卻不如現金(現金報酬多相當於存款利率),落後4個百分點。相較之下,以收益為導向的固定收益資產,如非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等表現則優於現金,而股票亦取得了亮眼的報酬。
過去,一般多視公債為無風險資產,但就Agg表現來看,「無風險」這個形容有點失真,因為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主權債指數的表現均不如現金,長天期公債指數更落後近12%個百分點。而從去年7萬種債券的報酬率呈現明顯的情況:與期限呈負相關,與起始收益率呈正相關,也就是期限愈短、殖利率愈高的債券報酬愈佳。結論很簡單:當債券避險效益不彰,且多數債券還款計畫歷來都非常可靠之下,現在的固定收益投資應優先考慮收益而不是利率風險。
這轉變對今年的投資方向意味著什麼?
高利率、高波動性的公債市場似乎正成為新常態。長天期美國公債在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下走強。然而,由於通膨持續,這些公債並無法可靠地抵禦股票拋售帶來的衝擊,殖利率也可能突然飆升。
再者,聯準會(Fed)的政策利率可能會維持在高檔更長一段時間,同時持續的大規模財政赤字,即使考量關稅收入與削減支出,仍可能迫使投資人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以持有長天期公債。因此,我們對於長天期美國公債維持減碼看法,並偏好短天期債券帶來的收益機會。
股市投資》科技與數據導向企業 更能提供穩定現金流
談到股票,現金流仍然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我們認為,主要位於美國並擁有技術優勢的公司仍然具有非常明朗的前景,在名目GDP成長率為4.5%至5%的環境下,企業收益利潤普遍增長10%至15%。這表明,即使本益比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股市仍有望在未來1年實現報酬機會。
我們仍然偏好那些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產業——通常是科技和數據導向的企業。儘管這些公司在過去10年來經常被貼上股價「昂貴」的標籤,它們的企業價值始終跑贏其高昂的估值,但是高預期本益比,只有在獲利無法成長的情況下才會成為問題——而這些公司也已證明即使全球疫情造成如此大規模的混亂,它們仍具有持續實現獲利成長的能力。
展望未來,這些產業創新者很可能成為人工智慧(AI)趨勢下生產力提升的主要受益者。這些企業對融資成本上升並無隱憂,因為它們通常負債率為負,不僅在高利率環境下獲益,還能從數十億美元的現金中獲得了可觀的報酬。在公共部門政策的推動下,擁有競爭優勢和良好成長潛力的公司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是股票投資組合的核心。
經歷多年市場動盪之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黃金的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且過去5年中有3年也是如此。黃金價格高漲,顯示在這個日益不確定的世界裡,持有稀缺資產變得愈來愈重要,尤其是考慮到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寬鬆貨幣政策,貴金屬、房地產甚至股票等資產的抗通膨特性,為投資組合的配置帶來多元分散的效果。
無可否認,投資的世界已經改變,投資策略必須要調整。投資人必須認清,固定收益中的機會和投資工具已完全不同,打破傳統觀點創造低波動、高品質收益,才是債券投資的最佳方式。以下是2025年資產配置的4大要點:
1.重新定位債券:債券作為避險的傳統角色已不再絕對。
2.收益優先:固定收益投資中優先考慮收益。
3.股市持續看好:美國企業持續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
4.面對未來的投資組合:採用新觀點來建構投資組合,強調靈活性、收益優化和跨資產類別的策略配置。
(本文作者為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暨環球資產配置投資團隊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