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政府推出「2025-2029年礦產原物料行動計畫」
西班牙能源轉型暨人口挑戰部(Miteco)頃公布「2025-2029年礦產原物料行動計畫」(Plan de Acción de las Materias Primas Minerales 2025-2029),將推動礦產原物料回收再利用、礦產原物料之進口追溯機制、境內礦產勘探與開採及改善保護生態永續等措施,預估投資至少4億歐元於受採礦影響之地區。
據西班牙能源轉型暨人口挑戰部資料,目前境內開採中礦場計2,600座,年產值逾35億歐元,為全球最大的板岩生產國之一,亦為歐盟境內唯一的鍶與海泡石生產國及第1大螢石和石膏生產國第2大銅與菱鎂礦生產國,且擁有鎳、鉭、矽、鎢、鋰、鈷、鉍和稀土等礦藏。
儘管西班牙西部與南部地區擁有豐富礦產資源,係歐盟最具潛力蘊藏國家之一,惟多數均尚未開發,主要原因是採礦活動恐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經常受到社會批評與反對,且西國最大問題為欠缺原物料加工能力。
西班牙能源次長Joan Groizard 表示,「2025-2029年礦產原物料行動計畫」採取「360度全方位」管理礦產原物料,係按歐盟「關鍵原物料法」(CRMA)擬定,包括30多項跨部門行動,目的係加強西班牙與歐盟國家礦產開採與加工之長期自主性,以降低汽車、再生能源和國防產業在關鍵原材料之進口依賴。
歐盟執委會產業戰略執行副主席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表示,歐盟「關鍵原物料法」盼提高歐盟開採、加工與回收關鍵原物料之能力,俾達到滿足歐盟工業至少一年所需之礦產儲備量。現今歐盟在部份礦物開採與加工等階段高度依賴進口,例如歐盟境內使用的鎂有97%係由中國供應,製造永久磁鐵所使用之稀土亦100%在中國提煉;而全世界電池製造所需的鈷,有 63%於剛果民主共和國開採,60%則在中國提煉。(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