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論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於3月底前召開,傳出調整電價將採取產業、民生雙漲的方向推動。我們認為,與其定期召開審議會、讓官員諸君盤算這盤算那,政府更應該做的是,通透地檢視台電的發電變動成本,擬... (繼續閱讀)
2023/03/09 13:49
初春時節,中南部水情又拉起警報。南部地區超過500天沒有大雨以上等級的降雨,今年初夏,恐怕難過了。而時值經濟部針對用水大戶自二月1日起開徵枯水期耗水費「滿月」的此刻,我們認為,耗水費能... (繼續閱讀)
2023/03/02 14:50
十幾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小孩可以長大成人,可以讓融資業者結合金融科技,跨入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場域。但弔詭的是,台灣的「融資公司法草案」從2004年草擬、... (繼續閱讀)
2023/02/23 13:49
我們接連幾週跟大家談產業升級、談房市降溫,也談地產業界吸收游資的各種怪現象。然而製造業創造出來的盈餘資金,究竟為什麼如此容易會進入房地產界的「不歸路循環」,變成不事生產、卻可以讓人... (繼續閱讀)
2023/02/16 13:44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又跑出來哎哎叫說「呼籲政府解除不動產信用管制」,放中小型建商一條生路云云。欸,也不過就農曆年前才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建商現在就跑出來講說要... (繼續閱讀)
2023/02/09 13:55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在農曆年前順利三讀通過,當然眾多建商、房仲大佬們紛紛跳出來說不要再「在傷口上灑鹽」、「讓房市一刀斃命」,可見這項法令確實有踩到關鍵痛點。然而,我們要說的是,... (繼續閱讀)
2023/02/02 13:48
行政院甫拍板要將部份2022年超徵的稅收「還稅於民」,除了退稅之外,針對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我們在上週的社論已經略提一二。不過,我們想更進一步提出的是,台電、中油加起來去年一共虧掉400... (繼續閱讀)
2023/01/12 14:33
政府預估2022年度稅收超徵約4500億元,其中約3800億餘元將回到國庫應用。我們想說的是,超徵稅賦並不是超收,而是在編列預算數時低估了整體經濟的動能,這筆錢實際上就是收進國庫了,政府應該做... (繼續閱讀)
2023/01/05 14:00
2022年底了,許多上市櫃企業趕在年底舉辦法人說明會,為了就是要符合公司治理評鑑的要求。但這些法說會,竟然有的公司在簡報上只貼了會計四大表的簡表、有的呢則是在QA時間請大家留下問題之後... (繼續閱讀)
2022/12/29 14:00
無論是發展離岸在岸資產管理業務,台灣最大金融監管機關正是金管會。固然,金管會的一大任務是透過監管來維繫、保持消費者權益。因此設計了各種監理規範,審查新的金融商品,要審。審多久?不知... (繼續閱讀)
2022/12/22 13:43
45678910111213
新聞搜尋
呈現筆數:
日期區間: ... ~ ...